李傕现下的右扶风大军之中,有不少原来樊稠的旧部,他们对于刺杀他们将领的李傕的统治殊无好感,之前不过是碍于李傕势大,兼之群龙无首,才不得不屈从于李傕俯下。
现下李傕势力大衰,又被长安朝廷指认为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他们暗中商议过后,决定联络旧部,共同推举素有勇力的王方为首,暗中联络王师,以求里应外合,击破李傕大军,戴罪立功,投诚反正。
得到了王方的暗中投诚,杨定、董承二人宛如雪中得炭,顿时大喜过望,加上王方还遣人送来了暗中草就绘制的李傕大军的营盘布局,这就更让杨、董二人深信不疑了。
很快,杨、董就与降卒约定好起事日期、用兵方向,积极筹备作战,准备抢先在宋果、伏完领军到来之前,利用李傕大军中的内乱,击败李傕,立下大功。
很快,一切顺理成章。
在沣水西岸,主动渡河作战的杨、董两军进展神速,接连攻营拔寨,打得内乱的李傕大军不断后退,大有分崩溃散之势。
只是等到杨、董二人的兵马尽数渡过沣水,想要趁势扩大战果后,原本内乱不休、连连败退的李傕大军却突然号角震天,大批兵马翻身接战,丝毫不见了溃散逃窜的迹象。
一场大战径直陷入到了白热化阶段。
战场侧后方的高地上。
原本计划起事反正的王方,站在高地上,涎着笑脸,巴结讨好着伤重未愈的李儒。而为首带着李傕那张阴戾的脸,也正对着双方士卒激战的战场
左冯翊大军战败,李恒、李暹相继身死,被反叛的张绣所杀的噩耗已经传到了李傕的手中,只是被他压了下来,军中底层将士还不知道罢了。
原本李傕强攻杨定、董承两人的营盘,屡屡受挫,还被逆袭击败过一阵,如今又听闻了己方左冯翊兵马覆灭的消息,心中已经起了怯意,打算趁着军心未乱之际,撤军返回扶风固守。
遇刺重伤的李儒却激烈反对。
在他看来,眼下的局势就像是两头牛在奋力角抵,若是一方主动露怯,撤力退开,就会给抓住空隙的另一方突破中门,开膛破肚,落得一个惨死牛角的下场。
因此,只能够苦战求胜,绝不能够避战求存。
随后,李儒又为李傕分析了天子朝臣、杨、董、宋军中诸将可能暗中存在的龃龉,最后果断献策,依样画葫芦,冒险重演张绣反叛之事,利用诈降之计,来引诱杨定、董承离开坚固的营寨,渡河和他们作战。
当然,这个计策实施之后,想要奏效,除了诈降人选的表现外,还取决于杨、董二人求胜的急迫性。
若是杨、董心如止水,不为所动,那时间一长,诈降之事必然露出马脚。
不过就眼下看来,揣度人心的李儒献上的计策,显然是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站在高地上的李傕阴戾的脸上,终于也露出了一丝狞笑。
杨、董二人的兵马主动脱离坚固的营地,渡河和他麾下大军作战,以弱击强,远离了河岸,现在只要他麾下士卒奋力抵抗,使得战局僵持不下,那么久攻不下的杨、董兵马就会气衰力竭,心生退意了。
到那个时候,就是自己大军趁势反攻的时机了。
“陛下,叛军之将张绣泣受圣训,觉悟反正,宋将军、执金吾趁势出兵,与其内外夹击,大败左冯翊叛军,阵斩贼酋李恒、李暹之首,王师克胜,露布报捷,长安已无东面之忧矣!”
杨琦忙不迭地向意外出现在殿门的刘协下拜行礼,口中话语也十分激动。
“善,大善!”
刘协闻言拊掌赞叹,欢欣之下,也不顾君臣之礼,上前将急忙下拜的杨琦扶了起来,话中难抑兴奋地说道:
“此皆众爱卿之功也!”
杨琦、种辑连称不敢当,刘协还沉浸在这盼望已久的捷报之上,喜形于色,又出言催促杨琦多说一些关于东面捷报的细节。
杨琦当即就详细给少年天子讲了这场胜仗的内容:
原来,勇力足以自恃的张绣在叛郭投李之后,并没有得到多少之前李儒承诺的好处,李傕将他安置在西河之地,也仅仅是因为想要利用他,来对付一河之隔的河东兵马而已。
期间,还饱受驻守左冯翊的李恒、李暹等李家子弟的排挤和打压。
因此,当侍中刘艾带着一纸诏书秘密潜往张绣军中时,张绣见了当今天子有关官衔、名爵、辖地等许诺,再加上刘艾的大义相诱,考虑顷刻之后,就果断选择了反正一途。
随后,约定好信号的刘艾返回宋果军营,宋果、伏完趁机进军,张绣也顺势在李恒军中唆使冯翊羌、沈氏羌等被李恒强征而来的羌胡骑兵叛乱,两方里应外合,一举击破了李恒、李暹这一支左冯翊的西进兵马。
混战中,李恒当场被乱军所杀,追亡逐北之时,张绣带着轻骑,擒杀了想要逃亡扶风的李暹。
长安的东面之敌,一夕之间,已经烟消云散了。
刘协聚精会神地听着杨琦讲述战事,期间更是几度激动得紧紧攥住了拳头,待到听完了胜仗的全部过程后,他才堪堪回味过来,继而又是拊掌赞叹。
朝廷许诺张绣的官职、爵位,这桩事情,刘协不知不觉已经忽略过去,他现下最想要了解的,就是西面的战事,可又有捷报传来了。
得了东面大胜叛军的捷报之后,刘协已经恢复了不少信心,他此时也更加急切地期盼着,西面的杨定、董承同样能够给他送来大败李傕的捷报。
种辑看着少年天子脸上的关切之色,他笑了笑,早有准备地说道:
“西方兵事,陛下无需多虑。杨、董二君,皆是沙场宿将,又原为西凉军中将校,熟知敌情,筑砦固守,军报已经多次击退叛军进攻,相信得了东方捷报之后,军中定然士气大振,兵卒踊跃求战,待汇合了东面得胜之军后,破贼定矣!”
刘协听了种辑的话,脸上难掩喜悦之情,他脑海中仿佛又看到了自己中兴汉室的一幕幕,忍不住喃喃自语道:
“那就好,那就好,若是如此,汉室中兴有望了!”
···
站在宣室殿门口的君臣欢欣之余,他们并不知道,这看似能够扭转强弱局面的东方捷报,已经将原本岌岌可危的长安朝廷拉入到了万劫深渊之中。
东方的捷报除了往长安城露布报捷外,同时也发往杨定、董承两人的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