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弟胖手一挥,道:“这几日大家辛苦了,下午去第一楼吃一顿好的。”
“第一楼上午就坐满了。”
“万福楼,得月楼呢?”
“都坐满了。”
“那---那你们就订一些菜,找个地方吃。”
“那行,小胖哥,你去么?”
“我不去了,我还得在家给我夫人做饭了。”
那小伙计呆呆的看着熊弟,就你这身价,还需要自己下厨么?
市场如此火爆,但是韩艺却没有出现在市场,因为到了第一步,他就不需要看,也知道是一个什么情况,之前他反而经常去市场观察。
他今日跟张大象去到南郊的农业区视察。
“尚书令,你看,这一整片田地,以前都是职田,因为这些田都在渭水边上,可以说是长安数一数二的耕田,所以这些田地曾今都是宰相的,国舅和李义府他们的田地都在这边。”
张大象指着面前这一望无际的农田,向韩艺介绍道。
韩艺看着他笑道:“这都是朝廷的吗?”
“当然是的。”
张大象立刻道。
韩艺道:“我大唐建国,是将荒地纳为国有,可是这么肥沃的土地,周边怎么可能没有百姓,全都给朝廷留着。”
张大象讪讪一笑,道:“有些田以前是百姓的李义府是啥人,你也清楚尚书令,你不会打算将这些土地都给还回去吧?”
“当然不是,咱们大唐如今是看契约说话,可不是看人情说话,这要还,那恐怕都得给百姓。”韩艺摇摇头,又道:“但是不能再向以前那样,搞什么佃农,收租粮,这种做法实在太落后了,我们要全部施行雇佣制,发货币给百姓。至于这些田收上来的粮食,全部归入府库,用于平仓,毕竟长安缺乏粮食,不得不未雨绸缪啊。但是,户部要给我将这亩数算准了,每年必须要足够的粮食入库,雇佣到的农夫,工钱都由户部统一发放,我不想任何人可以从中渔利。如今我们户部责任重大,每个人都盯着的,可不能出一点错。”
张大象点点头,道:“我知道了。”
正当这时,忽闻有人喊道:“韩小哥,张老弟。”
韩艺、张大象转头一看,张大象道:“好像是屈本信。”
待屈本信来到身前,韩艺笑道:“屈先生,真是巧啊!”
屈本信笑着点点头,又问道:“韩小哥你怎么上这来呢?”
“一点公事,所以过来看看。”韩艺只是稍微敷衍了一句,又问道:“你怎么在这里?”
屈本信忙道:“我刚好带着人送粮食去自由之美的作坊,路过这里。”
张大象笑道:“屈老哥,你这身份去送粮食?”
屈本信呵呵一笑,道:“刚好我家与自由之美的粮食供应契约到期了,我去谈续约的事。”
那些作坊可都是包饭的,这也是韩艺给他们出得主意,包饭菜要划算许多,如果作坊不包的话,员工就得去买粮食,那么粮价肯定会涨,一旦工资满足不了工人的基本需求,到时肯定要涨工资,羊毛终究是出在羊身上,这粮食可是不可缺少的,但如果作坊联合起来,一块去地主和粮商谈,那就有资本谈判,价钱相对而言就要便宜许多,粮价就不会飞涨。
韩艺笑道:“如今粮价涨了不少,这可是一个谈判的好时机啊!”
“这还得多亏韩小哥,当初韩小哥与我们说这事的时候,说真的,咱们还都不太相信,没曾想这么快就实现了。”屈本信笑得眼睛都快没了,大地主如今都赚翻了,那点点税,都已经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内,又笑道:“不过如今立契,朝廷也得赚呀。”
韩艺笑着点点头道:“互惠互利,互惠互利。”
在代金券印刷完毕之后,韩艺就正式在大唐日报和士族日报上面发表代金券的具体信息,主要就是让百姓对于代金券有着一个最基本的认识,以及知道如何去防伪。
以前是不在士族日报上面发的,但是士族日报最近很火,商道这个话题引起各个阶级的积极讨论,如今山东士族那也是底气十足,他们要求朝廷政策,士族日报也有权发布,大家都是私营,凭什么总是放在大唐日报上面发。
韩艺也答应了,反正两家走得也不是一个路线,各自都有稳定的客户,两边的竞争其实非常少。
但不管发行代金券,还是城内建设,其实都是同一个目的,这个目的就是刺激经济。
然而,有一个群体,以前是很少消费的,这个群体就是官员阶级。
这古代讲究的是自给自足,官员其实也是如此,虽然这些官员什么都不会,就会当官,但是以前官员的俸禄,那真是吃喝拉撒睡穿行,甚至于女人,全部都包括在内,尤其是那些大官,他们不但什么都不需要买,还拿着一些朝廷发的去市场买,当然,那时候的市场也买不到什么东西,但是,他们可都是非常非常有钱的人,而且他们的俸禄也非常稳定。
如果能够解放这一部分人,那么对于长安市场,可是了不得啊!
因此,在户部统计结束之后,韩艺做得第一件事就是发俸禄,以后也都是统一发月俸。
而且改制之后,不管是胥吏,还是官员,统一来户部领取俸禄,为此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发俸禄的机构。
而发俸禄的人,也是从官员变成了一群女人,这就是防止上司克扣下属的俸禄,以及户部官员从中捞一笔。
这些女人也就是按名单给钱。
每个官员都一个俸禄簿,领一次俸禄,盖一次章,签一次名。
官员们对此也是非常期待和兴奋。
这日下午,只见在户部的一个窗口下,官员们排在整齐的队伍,因为刚好明日就是休息日,大家都想今日就将俸禄给领了,明日就能够出门嗨皮。
“岑给事,岑给事。”
只见队伍中一个身着红袍,体态微胖的中年男子朝着一个瘦高的男子招手喊道。
“敢问秦中丞有何事?”
“你领到俸禄呢?”
“嗯。”
“拿来瞅瞅。”
那岑给事稍显犹豫了下,还是从怀里掏出一沓代金券来。
周边官员立刻围了上来。
“这代金券果真如传言一般精美,若放大一些,都可以当画卖了。”
“是呀!这代金券真是漂亮。”
“这里有多少钱?”
“我的俸禄是三十贯四十八元七文三分。”
“韩艺不亏商人出身,真是会算账呀。”
“此话怎讲?”
“嗨!这你还看不出来么,咱们每个人的俸禄都算到分,当时我看到自己的俸禄,头都是晕的,户部说是根据以前的俸禄换算出来,让我咱们算咱们也算不到分,咱们能说户部算得不准么。”
“说得是呀,唉总之,只有户部是韩艺掌权,只能是他占咱们的便宜啊。”
“事已至此,你还说这些作甚。以往三十贯钱,这至少得拿车来拖吧,但是如今,都不用叫下人来,咱们自己就可以领了。”
“那是,这代金券拿着的确是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