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肖建军的发言则主要是对青岛造船厂这段时间的工作的赞扬和肯定,并且鼓励青岛造船厂,再接再励,继续为人民军海军建造更多、更强大的军舰。
吕建钦则代表青岛造船厂发言,表示造船厂一定会继续努力,研究技术、勇于创新,加强管理,将青岛造船厂打造成世界一流的造船企业,成为华东政府防务制造的支柱。
接着又对30余名在这次造舰工程中表现出色,而且工作态度端正,并勤于思考、研究技术的工人,授于他们“劳动奖章”或“劳动红旗手”的称号,这些人也是这一次造舰项目培养出来的骨干。并由夏博海亲自给他们颁发奖章、奖状、荣誉证书等,并且一一和他们握,最后还一起合影,而记者又给每个人单独照相等等。而获奖的工人也都十分激动,尽管这次没有金钱的奖励,但在工厂工作的收入要远远高于农民,而且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因此这些获奖的工人也有一种得到认可的情绪。
这些话、还有活动,在旧时空里都属于典型的套话或是形式,但在这个时代,却是非常新鲜,而且从这些话中,表现出华东政府对青岛造船厂的重视。这些商人们都知道,清廷的洋务动搞了30余年,也建立了不少规据庞大的工厂企业,但从来都没有得到朝廷这样的看重过,除了少数洋务派的官员以外,绝大多数官员对这些工厂企业从心里是看不起的,或者是把工厂企业做为敛财的工具。
而且有些有见识的商人心里都在想,如果朝廷对待实业的态度能有海外华人一半,那么大清的国势恐怕也不会落到如此地步。
当然穿越者也没有忘记在造船厂里工作的德国人,最后又对德国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高度评价,并授于总工程师德克韦斯利“友谊奖章”和“中国人民老朋友”的称号,而对其他的德国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也都各有表彰,并且合影,做为造船厂的历史资料,而汉斯们也都十分高兴,因为这一趟中国之行不仅小赚了一笔,而且在异国他乡还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念。
两人正说着的时候,只听脚步声响,原来是工商代表团到了,因此也赶忙和他们打招呼。而众人也都聚集在船坞边上看军舰。这些商人平时没有多少机会见到军舰,因此看到在船坞里的这艘体形庞大的军舰之后,也都惊叹不已,海外华人才入主山东几天时间啊,竟然就可以建造出这样庞大的军舰,由其是盛宣怀知道,福建船政局建造过一艘军舰平远舰,但却是洋务运动20余年积累的成果,而且平远舰也要比这艘军舰小得多。如果把平远舰和这艘军舰相比,就像一匹马和一只羊相比一样。
其他商人虽然不懂军舰,但也知道能够建造军舰,表示海外华人己经俱备很强的制造水平,而制造水平也是发展实业的关建,这也说明海外华人应该是十分重视实业发展。
这时有人来招呼众人就坐,因为仪式马上就要开始了。于是众人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纷纷在座位上就座,但将前两排座席空了出来。
不一会儿,只见有一队士兵在船坞边列队站好,而且还有一队身穿军礼服,拿着各种乐器的军乐队在船坞的一端就位。紧接着一大群人沿着红地毯铺设的道路走过来,其中有不少人穿着军装,还有扛着摄像机的记者。而李经方很快就认出来,里面就有夏博海和秦铮。李经方知道这两个人是海外华人里的一、二号人物,想不到他们也来参加军舰的下水仪式。
军舰的建造过程中,下水是最关建的节点之一,而且这又是华东政府自行建造的第一艘军舰,意义重大,因此夏博海、秦铮、肖建军等军人出身的领导人全部出席参加,还有海军部部长尚晋峰,以及这两艘军舰的舰长等人员,就连陆军部也派副部长出席,表示兄弟单位对海军的支持。另外还有造船厂的高层管理人员,以及德国方面的专家代表。而参加的军人,都是由计划在这两艘军上服役的士兵担任。
众人在座位上就坐之后,而在座席后的临时栏杆后面,还有数百名造船厂的工人,现在造船厂的工人己增加到1300余人,负责两艘军舰建造的工人有500余人,下水的时候,大部份工人都不用参加,因此做为参观军舰下水的旁观者,再加上造船厂的其他人员,因此共计有7、800人在现场观看,每人还发给一面小彩旗。
造舰项目工作组的组长,同时也是造船长的厂长李亚宣布,新建军舰的下水仪式正式开始,首先是军乐队和军队方阵进场,并且举行了一个简单的检阅仪式。然后李亚下令开闸放水。船坞两侧的8个放水孔一起打开,海水顿时像涌泉一样,注入到船坞中,而现场立刻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而且还放了一阵的鞭炮烟花,场面到是十分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