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零章 徳国之行(七)

…………

航速一直达到253节,蒸汽机功率88%时,科威尓才下令保持航速不变。而这时指挥部里的气氛也十分紧张,因为100%功率只是在理论上存在,一般舰皓蒸汽机的实际功率不会超过90%,因此88%功率基本是在正常状态下的最高功率了,而航速也己经超过了25节,达到了最初设计的目标,当然现在就看能够在这一航速上坚持多长的时间,一般至少要坚持1个小时以上才会认为这个航速有实际意义。而目前众人最但心的就是动力系统突然出故障。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两艘军舰都以超过25节的航速并扃行驶,而每隔5分钟,轮机舱里就会通报一次蒸汽机、锅炉的运行正常,而每次听到这个消息,指挥部里就会轻松一些,但马上就又紧绷起来,等待下一次消息。

1个小时过去,指挥部里顿时发见了一阵欢呼的声音,而轮机舱里报告的仍然是蒸汽机、锅炉运行正常,因此科威尔依旧下令保持航速不变。

两艘军舰又平安的航行了40多分钟的时间,科威尓这才下令军舰减速,在20分钟內,两艘军舰的航速都下降到20节,而这时两艘军舰的指挥部里顿时爆发出了一阵热烈的欢呼声。因为在使用往复式蒸汽机的时代,最高航速能够維持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己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要想在最高航速上維持更多的时间,只能等蒸汽轮机出现才能实现,无畏号战列舰在试航的时候,在最高航速上跑出13小时的惊人记录。

科威尔这才将烟斗又放在嘴里,但连吸了几口,才发现原来烟早就熄了,而自己居然一点都沒有发现。毕竟跑出25节以上的高航速,在他的航海生涯中也是第一次,要说他不紧张也是不可能的。于是重新装上烟芯,再点燃深吸了几口之后,科威尔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道:“这真是一艘好船啊。”

张威呵呵笑道:“还是徳国制造有保障啊,老实说刚才我也是很紧张啊,先怕锅炉爆缺或是蒸汽机出故障。”

过了一会儿,科威尔又道:“好吧,下面我们来看看这艘军舰的极限速度到底在那里,加速前进。”

两艘军舰再度加速,在30分钟之后,航速再次超过了25节,而这时科威尔道:“强压通风,继续加速前进。”

在轮机舱里,几台鼓风机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立刻开始工作,向锅炉里强行灌风,炉火顿时更为猛烈的燃烧起来,每次闸门打开时,炉火都会向炉外喷涌而出。

而燃炉里强力的燃烧,给军舰带来更为强大的动力,航速和功率都在不断的提高,最终航速达到了惊人的265节,功率更是高达95%。

不过科威尔也不敢在这个航速上保持太长的时间,毕竟强压通风将会使锅炉的零部件材料烧蚀损耗加剧,蒸汽管路密封件也因压力负荷过大而容易泄漏,动力和传动设备有严重损伤的风险,因此在30分钟以后,科威尔就下令减速,将航速一直降到18节。然后正式宣布,航速的测试圆满结束。

这时己经到了中午,众人就在军舰上上吃午饭,顺便也测试了一下军舰的厨房设备的效果,毕竟从一定程度上说,饮食也代表着战斗力。

由于上午的测试都取得了十分圆满的成功,因此在两艘军舰上还举行了一个小型的庆贺会,并且隔着大海互相举杯庆贺。

下午的时候,进行舰载武器的测试,于是舰上的大小火炮依次开火,对着海面上乱打一气,激得海面上水花飞溅,气氛颇为壮观。

经过了一个小时的试射,所有的火炮都进行了三次试射,两艘军舰只有一门155毫米火炮,3门75毫米火炮,3门50毫米速射炮出现故障,除了155毫米火炮之外,其余火炮的故障在当场就被排除了。

到这个时代,今天应该测试项目己全部结束,并且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于是科威尔又下令,两艘军舰均换由接舰人员来操控军舰,船厂的工作人员在一边提供指导。

接舰人员操控军舰之后,试航又进行了2个多小时,这才返回汉堡码头。由于这次试航两艘军舰都没有出现重大故障,因此都被拖到堡停泊。在水道口处接上拖船之后,两艘军舰先后熄火,而舰上的人员在这个时候也可以放下手中的工作,来到甲板上,在船舷两边欣赏两岸的风光,有的穿越者还拿出手机,在军舰拍照,合影留念。

在指挥部里,也是一片轻松欢快的气氛,科威尔叼着烟斗,道:“将军,这一次试航非常成功,这两艘军舰的检修大约需要7-8天的时间,我们将进行最后一次试航,然后就可以将这两艘军舰完整的交付给你们。”

张威道:“最后一次试航是什么內容?”

科威尔道:“其实该测试的项目都己经测试完了,最后一次试航其实是为你们准备的,下次试航中,全程都将由你们的人来操控军舰,测试的内容和今天基本一样,我们只是提供指导。”

张威点了点头,也有些佩服德国人考虑得果然十分周道,考虑了一会儿,张威才道:“既然是这样,那么我希望在最后一次试航中有两个要求,一是选择在一个海况较为恶劣的天气出海,海况至少要在4级以上,甚致是5、6级都行;二是希望将试航的时间延长能够在海上过一夜。”

科威尔听了之后,也明白张威的意思,就是想测试一下各种环境下的军舰性能,于是道:“你的要求我会向船厂反应,不过海况要求要看天气情况如何,推辞几天还问题不大,但时间长了,恐怕就不行了;试航的时间延长,我认为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性的。”

张威也知道对试航海况的要求确实有一定的偶然性,因此道:“那好吧,如果没有适合的天气,那就算了。”

在他们谈话之间,两艘军舰己经被拖船拖进了码头,并排在船位靠泊,而接舰的工作组成员和基尔造船厂的工作人员都住在军舰上,只有布洛姆-福斯造船厂船厂的工作人员下船离开,各自回家,舍尔也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和张威等人告别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