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并没有什么错,毕竟战士们的战斗力是有差距的,这些都是可以磨练出来的,可是如果有人躺在功劳簿上混吃等死,那可就不一样了。
听起来似乎和之前不一样,甚至整个帝国在之前的发展中也没有人想要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到底该如何应对,好在这些年来,他们也通过自己的手段做出了这些事情,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白了,帝国的发展和之前是真的不一样的。
建文19年8月。
建文皇帝朱允文正式从京师离开了。
太子监国,皇后娘娘也没有随驾。
皇七子朱文垚,皇九子朱文桂随驾。
各部侍郎,各组织会长,各路商人,浩浩荡荡的从京师出发了。
从高空看下去,一路上真的是声势浩大,除了皇帝的水价,更多的都是那些陪同人员的,人嘛,他们从家里带来的管家,还有各自的家眷,一路从金池出发,沿着之前的路线向南行走。
除了他们本人以外,其他人根本就不知道具体的路线,朝廷也没有对外公布,这也是为了建文皇帝朱允文的安全着想,甚至下面的人也并不知道有太多的消息,某些地方的官员都不清楚,皇帝已经从京师出发了。
当然他要是有本事从军事里弄到消息的话,这也就无所谓了,之前军事里的官员曾经讨论过皇帝南巡到底是否要通知各地的官员?还是有争论的,有人认为想要看到最真实的情况就必然要悄悄的去,如今皇帝带去这么多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张扬的情况出现,一定会让那些人真的做出一些可能虚假的东西。
但是有些官员就不这样认可了,就用皇帝,朱允文多年没有离开京师,好不容易离开一次,自然要身世浩大,彰显皇家威仪,同时向各国使臣表明大明帝国如日中天,皇恩浩荡。
不过见过皇帝朱允文,最后却没有答应,不用刻意的摆排场,也不用压制住人数,只要就这样走下去就行了,至于去哪里看要看些什么都随他临时决定,因为他手里掌控着锦衣卫锦衣卫汇报的消息,自然是他相信的那么去哪里,当然由他自己来决定。
不
不过大致的方向自然是固定的,毕竟京师里那些官员们也想看看自己志向的地方到底有什么问题,还是希望进入皇帝,祝你们能够多去看看,他们也心里非常的清楚,在这种状况下,就算是能够瞒得住一时也瞒不过一世,那就让皇帝看看现如今大明帝国到底是个如何状况。
更何况如果真的有什么问题的话,他们也能够清楚的知道皇帝对这件事情到底有什么看法,这样也方便他们在以后的路上做更多的东西,不管是好还是坏。
马车里面特别的宽大,建文皇帝,朱允文的玉座龙年,如今就更是宽广里面不仅摆放了冰块,同时还有大量的美酒美食,两位皇子在一旁津津有味的吃着,如今皇七子和皇九子年龄并不算大。
掀开窗帘见建文皇帝朱允炆看到了窗外一大片的农田,整理的非常整齐,有不少百姓正在里面劳作,虽然建文皇帝朱允文的车架从这里经过,但是官员们已经提前得到招呼,不需要百姓们夹道欢迎,所以那些百姓们,更多的都是远远观望。
对于这一位帝王,他们观感不一,最开始的时候都传说他有仁慈之名,但是后来所做的事情也让他们看,不懂这一个人好在后来大明帝国开始了快速的发展之后,他们又渐渐的觉得这一切都还不错,再加上新的一代成长起来了,他们的孩子享受到了最好的待遇,自然让他们感恩戴德。
有不少百姓立马跪在地上高呼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