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6章状告当代衍圣公

大明影侯 醉颜7点5 2257 字 9个月前

谭翼其实还是比较奇怪的,在之前,他虽然知道有些事情锦衣卫肯定参与了,但是现在看来似乎主导者就是锦衣卫,不过这样的话说出去也没有人敢信,况且他们也没有证据。

“交趾故地的事儿自然知晓的人不多,除了他们本身参与的人外,黔国公倒是知道的非常清楚,只不过消息一直没有传往京师,大家自然也就没有关注。

孔家这件事情说不清楚,也许锦衣卫在里面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许从最开始,这件事情就与他们有关,不过,既然说不清楚,那也就不要追究了,在这件事情中过程真的不重要。”

齐泰有没有说实话不清楚,但是他知道,有些事情跟皇帝有关的时候,那些事情自然要有别人担着,那么在整件事情,最开始的时候与谁有关,那就不重要了。

不管谭翼有没有听懂兵部尚书齐泰就再也没有进行那件事,毕竟整件事情对于他来讲,他知道,其他人知不知道,也没有关系。

谭翼听懂了,大人的话里的意思,因为他知道刚刚大人没有把话说完,既然如此,那就意味着还有更多的事情发生。

“那您希望兵部怎么做?”

这算是请教了。

兵部尚书其他也年纪越来越大和朝中的其他大人不一样,都是太祖高皇帝留下来的人才,虽然也是后期提拔的,可是这么多年以来对整个朝廷的脉络都比较清晰,就算是建文皇帝朱允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们也依然没有掉队。

只是思想上的进步还是比较缓慢的,这一点是众多年纪大的老臣们一直存在的弊端,所以这一次很多人出于个人目的而没有反驳朝廷的动作,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内心里就支持朝廷这样做。

用方中愈的话解释就是,他们其实已经用金钱和权势地位腐蚀的这些人,让这些人在自认为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事实上与他们没有丝毫的关系。

高压下的啊,惩治腐/败,并没有像之前那么成功,在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还是有一些敬畏之心的,但是,如今朝廷所走的道路越来越远,也有不少人开始铤而走险。

方中愈明显的知道,这些情况是没有办法杜绝的,就连见皇帝朱允文也是如此,所以对于他们并没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也没有去处置他们。

朝廷的位置足够,如今大明向外发展,自然需要更多的人知晓更多的东西。

“接下来不管你动用什么力量,兵部从西南方向发过来的,公文全部秘密处置,在锦衣卫或者是大明宣传部首先公开消息之前,不能有消息从兵部泄露出去。

我到现在还没有想到方中愈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把大家的目光依然固定在孔家那里,毕竟现在这个地方离孔家实在是太远太远了,时间越久他们自然会放松警惕,到那个时候也就没有人愿意关注他们。

所以为了避免整件事情快速的暴露,这件事情也必须加大的处置力度,所以你们要想方设法的把这件事情,依然牢固的固定在大家的视线之内。”

谈不上好坏,毕竟这是政治,兵部尚书齐泰,当年也被罢官,也曾在与燕王朱棣的对峙之中,离开了朝廷。

可是现在的他心里非常的清楚,有些事情不是现在他们所能够判断的,既然如此那就随波逐流,到时自然会见分晓。

留在最后的不一定是忠臣,但一定是还在做事的人,毕竟只有真正做事的人才,不会把心思花费在其他身上。

“是,我会关注的。”

谭翼的身份地位比之前要高得很多,至少左右侍郎在没有负责具体事务之后,他已经接受了大量的事务。

这也让他在兵部的话很有用,就好比当时他跟康石有了意见相左的时候,有不少人支持他,同时也有不少人支持康石。

支持归支持,没有太过明显的站队。

在如今这种情况下,战队是非常不明智的,毕竟皇帝依然春秋鼎盛朝廷政局处于稳定,甚至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稳定。

当大家没有太多争端的时候,其他的事情就不会被放在表面上去处理。

这一次发挥更大作用的,反而是皇帝朱允文这个评价者。

在之前他更多的扮演的是一个下场游戏的角色,在那个时候容易沉迷其中,然后出事了不自知,但是如今他却是一个旁观者的状态,我就在评判,你们的行为到底是否合适。

所以当他亲自掀翻棋盘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下面的人都要遭殃。

当事情越来越明了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猜测到了整个朝廷所扮演的角色,甚至是那个高高在上的人所扮演的角色。

建文皇帝朱允文在他的暖阁里接见了前来申冤的三少爷孔令生。

“学生孔令生见过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