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4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

大明影侯 醉颜7点5 4532 字 9个月前

屋子里满满当当的都是人。

“下面我要说的事情非常的重要,请你们一定要仔细的记清楚,然后照做。”

其他人也非常的紧张,毕竟房东也收到了,这是圣旨,一会儿会有,甚至下发来,那么他们就愈发的认识到事情非常的重要。

“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朝廷的探索队已经发现了一块飞地,陛下已经命名为大明南洲,已经初步确认大明南洲的面积相当于如今大明帝国统治的地方,第二件事,朝廷将会选择两位藩王外封南洲,具体的名额还没有定下来。你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两个消息传达到全国各地,不管你们用什么手段?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这两个消息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达到有大明百姓的地方,这是圣旨,陛下说了,做的好有赏,做得差的有罚。”

“什么,飞地?”

“还和现有的大明国土一般大。”

“这怎么可能?”

“还有这样的事情?”

“外封两位王爷?”

下面的人听到方中愈的话都有些目瞪口呆,就连王师兄也没有想到方中愈这次来居然带来了这么劲爆的消息。

其他人都还沉浸在惊讶之中似的,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消息,大明混一图已经在大明境内贩卖了许久许久了,最早出现了大明混一图,现在还有很多人在收藏。

他们都知道,在大明的国土之外,还有很多的地方,但那些地方大部分都有主了,而且同样有着和大明帝国相似的国家存在。

现在能在这里的人基本上都是读书人,或者说有着丰富阅历的人,他们心里都很清楚。

要发现一块没有人烟的地方,或者说没有明确统治的地方那该有多困难?

可是如今方中愈,居然说朝廷发现了一块飞地,甚至是圣上已经命名了。

他们就更加的差异了,但诧异之后又发现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机会呀。

之前只隐隐约约听到消息,探手都已经开了进士离开了大明的国土,但没有想到,既然已经远离了国土这么远,到达了海外,甚至是在海外发现了一块地方。

“好啦,不要讨论了,现在你们要做的就是通过自己的渠道,抓紧时间写文章画图,印刷协会那边的人,让他们抓紧时间,腾出力量来全力印刷飞地的地图,模板图一会儿锦衣卫那边会送过来。”

方中愈又安排了一些事情,才打发了其他人去做事。

每个人眼里都冒光,他们现在其实已经体会到了,作为一个传播人的好处。

要是有一块陌生的地方,值得他们去探索那么以后自己怎么说也会在历史上留名吧。

“中愈,没想到你居然带来这么一个好消息,你看他们现在办事多积极,之前不管我怎么催促,都达不到今天这样的效果呀,看来以后你还得多跑跑咱们这。”

王师兄看着中愈说道,他是真的觉得中愈的效果比其他人的都好。

锦衣卫确确实实不常来,这些地方之前,他们的合作也只是为了打击那些暗地里损害朝廷利益的小刊小报。

但是如今现在方中愈所说的基本上都涉及到了锦衣卫,因为探索队里到底有多少锦衣卫的人,谁也不清楚,但是消息了第一时间传回来,肯定有不少人在里面,他们肯定是取得了重大作用的。

“师兄说笑了,还请师兄发挥自己的力量,尽快让他们把这件事情做好,锦衣卫那边的渠道我也会立即动用,只要师兄这边有成稿立马出去,交代地方的大明报分馆快速的向全国各地分发。往来的行商客人也要告诉他们传递这个消息。”

“行,我知道了,一定会都是他们的,这几天我就呆在这里了,一直盯着。”

王师兄自然满口答应下来,这么好的事情他也知道陛下竟然这么看重这件事情,那么也就是说做得好了,肯定会有奖赏,做得差了多少,还是会有些问题的,恐怕也得显示出他的能力了。

“师兄那就好,不过还有第三件事,我想告诉师兄,还请师兄听了之后做好准备。”

方中愈瞅了瞅其他人,小声的对着王师兄说的。

“还有?那你说吧。”

刚刚不是两件事吗?

有些事情不是简简单单的问候两句,两个人谈一谈就能解决的。

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这也就造就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每个人都极力的想要过更好的日子。

手里握着呢,肯定还要去握住更多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大明的百姓依然很疯狂的督促着自己的子女去学习。

朝廷现在开办的学院很多,各个级别都有。

虽然说能力参差不齐,但是有一点,朝廷在这上面花了钱了。

也就是说百姓的孩子,只要他现在能学的进去,那么基本上都要去学堂里学习。

建文皇帝朱允文朱允文还在就南洲移民一事正在和方中愈讨论当中,以前说的那两个方法之后,他突然觉得方中愈是疯了。

大明的士绅是整个大明中上层的主要构成。

百姓们也真是租用他们的田地。

他们家里要么是地主,要么是有功名的读书人,甚至是朝堂里的官员,还有那些已经退休的官员。

所以他们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群体。

因为宗族的存在,所以他们集聚了众多的力量。

现在方中愈建议允许庶子独立,也就是说要将各大家族拆分。

这怎么可能!

建文皇帝朱允文头脑袋是懵住了的。

虽然他一直知道士族和宗族的力量越来越强大。

可是对于皇权来说,既要允许他们强大,又不能让他们过分强大,但是想要拆分他们,这不是他要做的,或者说他做了之后,恐怕会引起更大的麻烦。

“陛下为什么不可能呢?臣说的句句都是实话。宗族的力量有多强大,您是知道的,但是如今恐怕每个宗族内部都已经产生了分歧,因为朝堂已经初步解决了读书人的问题,恩科已经几年没有举行了,更多的学子愿意进入各大部门所开办的学堂读书,甚至有无数学子想要进皇家军事学院读书,这都证明他们是有其他的出路的,不一定非要读四书五经。那也就是说,恐怕现在他们内部也在争论,到底是不断的培养那些熟读儒家经典的学生,还是要培养,可以在各大学院里面出类拔萃的学生。”

方中愈一板一眼的分析道,他所做的这些都是有过强大的数据支撑的,锦衣卫里面传来的消息已经覆盖了这一切,基本上越是庞大的家族里面想法的人就越多。

这个道理非常的简单,因为资源没有办法均衡到每个人的身上,嫡系与旁系拿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但大家都是一个祖宗,自然有人不愿意这样做。

这也就产生了矛盾,有的可以把矛盾压下去,而有的是压不下去的。

区别越来越大,自然会让有心人趁机而入。

“你的意思是如果朝廷出台的这个政策,恐怕会有无数的家族出现拆分,反正会有更多的人同意这项政策?”

建文皇帝朱允文,盯着方中愈,他隐隐约约觉得哪里有的问题,可是他又没有办法反驳,因为他知道方中愈说的是事实,以前靠着功名可以成为一个家族。

可是现在这一切的基础都已经被破坏掉了。

也就是说,建文皇帝朱允文真的放出这样的风声的话,恐怕会有无数的人选择支持,特别是那些在宗族里面不受重视被排挤的那些人,甚至是一些旁系反而更加愉快的想要自己独立出来。

“陛下,臣不敢妄自推断,但是臣想告诉陛下您一件事,那就是人都是自私的,每个人都会为自己想要的一切付出努力,这也是朝廷一贯宣扬的政策,但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获得更多美好的东西,偏偏有一样东西挡在他前面,那么陛下,他们会怎么做呢?”

方中愈已经说的很透彻了,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妥协的。

“他们会想尽办法把挡在前面的东西打碎拖走。”

建文皇帝朱允文叹了一口气,低下头看着自己所写的那几个字,然后又抬起头来,盯着方中愈。

“既然你说人都是自私的,那朕想问一问你,你是自私的吗?”

方中愈眼睛一震,但还是叹了口气,说道。

“陛下,臣也是人,臣也有父母,有兄弟姐妹,有家人,自然是有私心的,臣想大明更加美好,那么臣的家人也能过上好日子,所以臣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帝国,能够变得更加强大,把明江山永固,臣和臣的家人自然能够更美好的生活在一起,这是臣的目标,一直一来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