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8章 向往大航海时代

大明影侯 醉颜7点5 4420 字 9个月前

有些事情能做,有些事情却不能做,就比如说如今建文皇帝住一晚,能做的事情比其他人都要多的多,可是并不代表他就会受到其他人的威胁。

“大人,南方那边传来消息,无论是港口的物资,还有船只,现如今都能组建起一支航海队出去巡海,咱们的人向大人请示,要派多少人跟着那些人出去?”

重要的事情还是由汪雨辰亲自向方中愈回报的。

这一段时间,汪雨辰还是非常的忙碌的,但是忙碌却很快乐,因为能够亲自参与到这样一件大事,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之中,可以说让他非常的高兴,名留千古,也许轮不到他,可是锦衣卫的历史中一定会有他重要的一笔。

“按照之前的安排,挑选机灵点儿的跟上去,还有那些学生们也都该送出去一批了,让他们知道知道大明学院给的知识不是垃圾,国子监那边也去通知一声让老院长亲自挑选派人过去,这可是一个大机会,就看他们能不能把握住了。”

大航海啊,方中愈做梦都想出去看看,可是现如今他所处的位置并不允许他这样做,但如果能够派其他人去,也是希望能够留下那个人的名声。

远航的事情终于定下来了,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太过,公开在这个时候花钱还是很重要的,方中愈也可不想再最后得到重要结果之前给大家闹翻了。

一个大概的概念,方中愈也是知晓的,可是要去真正的找到那两块飞地,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

“是,那陛下那边呢?咱们这边要不要晨报上去具体的计划?”

这确实是个问题,之前虽然得到了建文皇帝朱允文的支持,可是那个时候大家都还在做着准备工作,现如今真正的要开始做了,要不要告诉他,大家还是有一些纠结的。

“东西先准备好,暂时不要提交,等咱们弄出点东西来之后再向陛下汇报吧,让咱们的人都机灵点,还有,告诉领头的人,一定要按照咱们的安排,每到一个地方都要留下咱们大明帝国的标志,宣扬帝国的威风,必要的时候,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武力。”

方中愈沉思了一会儿这样说的,使用武力也是迫不得已,他虽然记忆之中那些地方还是比较破旧的,可是也不能保证没有人会反抗。

况且本来就需要保护他们,现如今人这么多,终归是要把事情做好的。

“是让咱们的人出面还是水师那边?”

对于这样的担忧,王雨晨还是能够理解的,毕竟是第一次远航,遇到什么情况大家也不清楚,而且选出来的这批人还能不能够回来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他们都葬身大海,那么朝廷的计划就要搁置一烦恼。

这个时候不告诉建文皇帝,朱允文也是要给自己留下一点缓和的余地,如果这个时候把大话都说尽了,后期可就难办了。

“用水师吧,他们本来就要参与护航,咱们把他们顶在前面,也是对咱们有好处的,锦衣卫的人能不动手还是不要动手,咱们多少还是要保持一些神秘感的,让上面的兄弟都经历一点,不管他们能不能回来,他们的家人,锦衣卫养着了。”

这算是一个承诺了,是方中愈给他们的承诺,现目前方中愈可,真没有辜负过任何人,锦衣卫的每一个人,不管是有功还是有过,有功就赏,有过就罚,这是一个准则,锦衣卫内部也知晓,咱们这位方大人的脾气,所以还没有人敢在这上面造假。

“是的,那我就这样安排下去了,长兴侯爷那边,属下也派人去说了,老侯爷非常的高兴,按照他们的意思,恐怕这里面还要安插他们大部分的人,最后老侯爷甚至有想让他们自己出一艘船。”

“可以拨出一艘船来给他们,但是船只的使用还有那些工匠所要出的钱由他们自己出,就把原话告诉他,侯爷愿意的话就立马去做,不愿意的话就算了,随便给他们几个位置就行了。”

虽然之前跟老侯爷说好了,但是真到了这个时候,方中愈还是希望到时候也能够付出一些东西的,毕竟之前他跟老侯爷都是凭借彼此的关系,但对于老侯爷身边和他背后的那些人来说,他们跟方中愈也可没有什么交情,方中愈不想给他们也很正常,所以这个时候付出一些代价肯定是不行的。

适当的照顾还是可以的,可是让方中愈冒着大的风险给他们开后门,安插太多人进去,方中愈还是不愿意的,毕竟平衡力量最重要,况且这本来就是一个很大的风险的事情。

那第一次头以后就会有第二次,到那个时候谁又能负责吗?所以不能把这个口子开得太大,至少对于方中愈来讲,现目前他不能这样做。

汪雨辰离开了,带着方中愈的嘱咐去处理他手上的事情。

这些事情都非常的重要,关系着接下来朝廷的安排。

离开或许不是件好事,但是离开却是最简单最方便的事情。

有多种方法,很多的方法都需要自己踏实的去解决,有人来帮忙,有人对这件事情表示放弃,那么这件事情就结束了。

建文皇帝朱允文和诸位大臣讨论之后,太常寺卿黄子澄,黄大人的辞官奏折已经摆上了,皇帝朱允文的玉案之上。

之前帮助建文皇帝朱允文处理奏折的那些官员呢,都不敢对这件事情做太多的评论,所以那份东西很快就到了建文皇帝朱允文的手上。

建文皇帝朱允文皱着眉头,但最终还是没有说一句话,等候在上面的秘书郎有些紧张。

“陛下,那您这道奏折。”

“不准。”

“是。”

建文皇帝朱允文可以开在他说完这些话之后,那个秘书郎立马就离开了。

不管陛下有没有生气,在这个时候触陛下的霉头总是不好的,况且帝师突然辞官,本来就是大事,不管皇帝有什么想法,这样的事情传出去之后,朝野上下多少会对陛下有一些看法,毕竟那可是他的老师啊。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这样的道理可不是他们可以违背的,就算是陛下能够运用他的权力在在这上面做计较,天地君亲师,可是有些时候不是简简单单的知道就可以弥补那些过错。

毕竟大家都是臣子,如果陛下太过肆无忌惮,甚至什么事情都超越他们,恐怕带来的麻烦。

人都是自私的,就算是现在他们被压抑住了,而且很多东西是因为跟朝廷也太多的纠葛。

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内心就不会反抗。

现在不是大汉,不是那个人人都要仰望着陛下的鼻息生活。

汉武大帝一个喷嚏就能淹死很多人。

那个时候大臣们只能看着看我大爹在上面发着自己的威风,却不敢多说一句话,因为那个时候皇帝真的是生杀与多大。

但是如今不一样,皇帝朱允文还是会善待那些大臣的时代。

果然,在太常寺卿黄子澄黄大人的奏折上去之后,很快消息就传了出去。

虽然大家都很气愤,毕竟黄大人身为帝师,现在却落得这个下场,很多人都不满意,但最后知道建文皇帝朱允文说了不准之后,他们有去了些火气。

人就是这样,只要没有干涉到他们,现在基本上不会给他们太多的压力。

泉州府的港口现如今人口众多,大部分都是从全国各地征调来的匠人。

不仅仅有船匠,还有铁匠木匠,加上更多的劳力。

这些人都是之前朝廷组织起来开建新传的。

太祖高皇帝,曾经有过旨意,片船,不得下海。

所以即便是朝廷水师所用的船只也都缩减了一大半,甚至是很多地方的损失都只能维持到一到两艘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