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中愈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后世中,他经常看到一些富豪们广泛的捐钱,不仅仅是做善事而且没遇到什么大事情,总是慷慨的捐钱捐物资。恐怕不仅仅是为了名声,也是为了向上方表达一种意思,那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知道,我懂你的意思,天下之财,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咱们现在做的就是这样的事情,只不过还是希望能够把这份钱财用在更能改善老百姓生活的地方去吧。”
廖氏兄弟也明白了,方中愈这是铁了心要做,不过既然能够帮助他们更加长久的稳定下去,这样做也是很正常的。
廖铭想了想,然后又叹了一口气,他是跟不上大哥和方中愈的思路,不过没关系,他们怎么说,具体怎么做就行了。
“至于跟着咱们那些人,让他们都收敛一些,不管他们愿不愿意,这次咱们自己要做好,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情,再把咱们的团队梳理一遍,如果还是不改的,该疏远的就疏远,该撇清关系就撇清关系,不是我要抛下他们,如果他们真的不做改变的话,就不要再跟咱们牵扯上了,不过这件事情要低调的去做,不要引起太大的反弹,我相信那些人都是有眼光的,他们都很聪明,至少咱们把这件事情做好的时候,他们会知道怎么做,当然,如果有些人实在不想放弃的话,咱们抓紧时间做好咱们的事情,把这些事情都弄好。”
既然做了,就要把事情做好,方中愈就是这样想,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整个团队都梳理一遍,这一次的话可能会影响到很多人,但是为了以后的健康发展,都是要必须做的。
“行,这些事我们来做,不过可能需要花些时间,毕竟咱们现在牵扯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不可能短时间的就把这些事情做好,也得给咱们那些人一些机会。”
廖氏兄弟也很清楚,方中愈所说的事情是正确的。
他们能在京师里呆这么长时间,自然也是有自己的渠道的,朝廷是个什么态度?陛下又是什么想法?多少?还是能让他们有一些感觉的,所以这个时候听方中愈的基本上是没有错的。
“行,这是自然咱们抓紧时间做,但也要低调一些,这一段时间不要再出事了,后期如果再要吸纳各地的新人进来的话也要给他们机会,但是考核要加重,不要随随便便就拉人进来了,咱们现在承受不了这种后果。”
方中愈一下子就警惕起来了,也许以前真的是太乐观,但是现在看来还来得及,所以他必须要最快的,最短的时间内把一切都复转过来。
朝廷有多大的风险要多多少人在盯着他,他都知道。
那是因为他现在所能团结的力量实在是太多太多了,稍微出点问题,就可能牵扯到一大部分人,而且如果由他牵扯到的那些人,基本上都不会有好下场。
因为他的强势崛起,已经阻挡了很多人的发展之路,如果当中愈之前没有做好这些了,可能现在都已经遭受到了别人的反弹。
可是因为建文皇帝朱允文的支持,所以他把这件事情都做得非常好,没有其他人再干涉这些。
但是以后如果真的出了什么事情,连皇帝都保不了他甚至是在皇帝的心里扎下一根刺,让陛下怀疑他可能有什么企图的话,那这一切都将成为泡影,甚至是将他的势力连根拔起。
新成立的部门中,大部分都是他提拔起来的人,那些人就算是没有完完全全依靠,他也会因为跟他有牵扯而被标记上与他是一党的人。
所以这些东西不能被忽视掉。
也就是说,权力太大了,这个时候该要注意一些,收敛一些,终归是好的。
几个人又讨论一番之后,就送廖氏兄弟离开了,对于他们来讲,事情还有很多,既然已经做了,那就一次性做好,不要给自己留下后患。
一个人如果最能保住身家性命的事情就是快速的脱离他所在的那个状态。
因为牵扯太多,所以不可能一下子就剥离干净。
在之前,方中愈还没有这样的感觉,所以他一直都觉得现在将皇帝朱允文把权力赋予给他,然后让他组织这些事情,是对他最大的信任。
之前他也是这样想的,毕竟换了其他的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可能这样对待他,反而除了建文皇帝朱允文,因为他的仁慈,因为他出了这样一件事情,差点儿丢掉了皇位。
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再次发生,他必定会改变大明现在的处事方式,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拼命在他这里。
太祖高皇帝当年的选择并没有错,所以他必须要这样证明给其他人看。
方中愈的出现就是给了他这样一个契机,让他明白,也许把方中愈用得更好,对于大明帝国来说,会有更大的发展。
中愈之前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才会放松了警惕,今天汪雨辰所说的话,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他始终是臣子,既然如果可能会牵扯到的话,他还是选择回避。
“雨辰,这样吧,控制一下咱们现在发展的力量,活动范围,尽量减少,活动次数,不要那么频繁,如果没有必要的话,命令他们潜伏。再者就是咱们派出去的人,现在要有公开的合理的身份,也就是说,就算他们是在执行任务,只要不是特别需要潜藏下来的都给他们合法的公开的身份,这样的话对咱们的影响是更小的。”
方中愈思索再三,还是选择了这样一种方式,有些时候适当的暴露一下自己的力量,不仅仅是一种威慑,也是向别人表明力量是公开的,也就没有安静你什么事了。
“是所有人吗?”
汪雨辰有些惊讶,他没有想到方中愈这么快就已经作出决定了,不过这样的决定确实是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好的。
民间有这样的风声,虽然他们可能会改变一些事情,朝廷也许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压死骆驼的肯定不是最后一根稻草,所以必须现在要不断的把身上的稻草搬下去。
“当然不是之前没有那么明显的行为的,自然要给他们秘密的身份,但是只要他们公开活动过,或者说执行任务的时候能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身份,让他们在阳光底下也挺好的。”
方中愈的意思也很简单,那就是给他手下的人尽量正面的身份,而不是那些恶贯满盈,随时随地都能引起人注意的,就算是个小摊贩也无所谓呀。
引起别人的注意,是做不好煤炭的,所以方中愈希望他们尽量低调。
“中愈,你这是在准备退路吗?是不是太早了?”
廖镛最开始没有发现什么,但是听到中愈这样说之后,他突然有了一种中愈似乎在给自己准备退路的感觉。
虽然说狡兔死,走狗烹,不会发生在皇帝朱允文身上,但是以后的事情谁又说得了呢?
当年太祖高皇帝,对于他那一帮的兄弟,也没有说一定要赶尽杀绝,可是到后来,兴宗康皇帝驾崩之后,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发生了,所以谁也不能预料到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
可是中愈现在做这样的事情是不是太早了,他还年轻啊。
况且现在他还没有到那个地步,难道仅仅是因为民间出现了这样的风声,就让他这样做,这岂不是有一些小题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