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慢慢走,那个风险可能会降到一半以下,甚至是不足百分之二十三十但是方中愈和建文皇帝朱允炆,还有这些大臣们所做的事情,已经将整个朝廷架在火炉上烤,风险甚至远超了当初。
所以他的担心不无道理,不过这种担心,因为没有确切的证据,所以大家还并不是太在意,就算是知道了这件事情,也没有想过阻止,因为他们知道朝廷现在是有能力控制这些风险。
整个国家还没有到那种完全崩溃的地步。
风险与盈利是并存的,而如今因为人口的增多,也就是鼓励生育政策的大量实施,还有朝廷技术的改革让很多以前不能做到的事情,现在都可以做到,朝廷们现在所表现出来的力量也是之前大家所没有办法预料到的,正因为这样,实实在在看到的东西,才能让人幸福。
很多人都明白,这样做是有风险的,但是却不愿意把这个风险继续扩大,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影响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这个世间有太多的事情,让我们没有办法控制,有的时候一翻老路,自然会影响很多的人。
方中愈带领着大家走向了新的道路,而这个道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建文皇帝朱允炆的支持,这枪的路,最终的尽头,没有人会知道是什么,但是如果这条路能够走到底,那么获利最大的一方肯定是建文皇帝朱允炆。
大明皇室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皇室之一,但是如今却没有办法把整个国家都变得富裕,所以一步一步的走才是最重要的,方中愈所做的事情就是这些,因为对于他来讲,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朝廷之前没有做过的事情。
参与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现在想要停下来,肯定是挺不住的,方中愈和建文皇帝朱允文自己也都明白,所以大臣们的反对声音他们基本上都压下去了,就算是方中愈阵营内部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当然那种质疑是害怕方中愈,一旦倒下,那么这一切都将成为泡影。
毕竟谁也不想自己努力多年的东西,一朝化为泡沫,而这影响的将是众多的人。
没有人会放弃到手的利益,前提是这个利益是他们辛苦得来的,如果不费一番工夫就能得到很多东西,这样的东西注定是不被重视的,朝廷这么久以来,终于把这些事情都搞得非常的透彻。
水师已经逐渐在整顿了,大明水师将为独立成军,并由同俊,同大人任海军都督,这本来就不是什么忌讳人的消息,但是最近大家却发现海军的行事风格愈发变化了,他们现在跟个军都督府都不一样,甚至跟北方编练的新军都不一样,着重考虑的还是大明的海疆。
各地的水师卫所的消息正在源源不断的传入京城,通过各个渠道得来的消息都汇总在童浚童大人的身边。
他毕竟还要做很多事情的,这只是其中之一。
朝廷现在所做的事情就是这些,他要帮助更多的人,把这些事情都做好。
童俊童大人也是这样想的,他必须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如果不能了解各个地方的情况,他也没有办法确定自己会在后期的规划之中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方中愈提供过来的策略毕竟只是一种策略,要想实实在在的实行下去,还得修改。
生气的时候总爱胡思乱想。
是很多人都没有办法逃过的一件事情。
说想得开无非是因为自己心胸开阔,但那是真的吗?有些时候只是因为有一些无奈。
太常寺卿黄子澄现在就是这样的情况。
之前他特别的不满意,方中愈做到这样的事情,但是在那之前他还是选择了稳重,也就是说目前不争论什么世道这些东西都出现问题。
是的,这却是他心中所想,也许在那个时候,他发现了也许自己没有办法阻止,所以打算拖上一拖,也许多拖一段时间,可能就会有一些弊端出现在那个时候,朝廷的官员们可能就不会那么大力的支持方中愈了,所以他选择了等待妥协。
但是这一段时间,她愈发的有些恐惧了,不想让他们的势力更加庞大,所以在这一次的机会之中,想要把这些事情做一下决定才取得出来,只是没有想到,支持他的人有,但并不是很多,反对他的人却是一大票,而且地位都还颇高。
“先生,您也看到了,不是正不愿意停下,现如今的自查自纠和改革行动只是因为其他的诸位大人现在都非常的支持朝廷改革,或许这场改革在以后的证明中,道路会出现偏差,或者错误,但是如果真不改的话,以后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了,所以还请先生不要在意真还是选择支持他们,你也看见了,毕竟大家的意见还是占多数的。”
建文皇帝朱允炆非常委婉地告诉太常寺卿黄子澄,那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并不愿意站在那些官员的对立面,况且那些官员的只是他的眼睛,所以如今的一切都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建文皇帝朱允炆是最后的收割者,不管他们如何争吵,不管他们做到什么地步,这是因为会帮助大明江山走得更远。
太常寺卿黄子晴,面色微怔,但是内心,却如翻江倒海,他没有想到短短的这么点时间,竟已经让朝廷的大部分官员完全北方,终于牵着鼻子走,或者说他们心甘情愿的为方中愈所提出来的改革政策服务。
虽然明面上他们跟方中愈并没有什么挡针,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影响,甚至是跟方,终于都没有什么私人交情,但是方中愈确实是给他们带来了实际上的好处,再加上近期可能海上贸易就要开始了,那个时候带来的好处恐怕会更大,太常寺卿黄子澄真的不敢想象,以后这大明朝锦,还有他们这些文官吧。
事情到底是怎么才会发展到这个地步的?
黄子辰想不通。
是的,这么久以来,他知道方中愈的力量肯定会越来越强大,只是没有想到现如今,连那些之前站在他这边的人,都慢慢的向方中愈那边倾斜过去。
也许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不应该这样,可是脑海里一直有一个声音告诉他,这些事情他应该阻止,或者说他应该坚持,不要搞得这么着急。
“陛下,臣知道您的心思,也知道诸位大臣的难处,但是成还是要说,有些事情不要只看现在还要看长远,陈也承认,现在朝廷有很大的发展帝国的态势也变得非常的好,可是我们依然不能确保以后也会好,所以多观察总是没有错的,臣虽然没有办法阻止,但臣保留意见,还请陛下三思。”
不管怎么说,他还是要表态的,金融皇帝朱允炆也不可能一直等着他,所以稍微沉思了一会儿之后,太常寺卿黄子澄这样说道。
方中愈其实也在一旁,但是他没有说话,朝廷里的诸位大臣,不管是站在他这一边,还是反对他,无非都是想表达自己的诉求,这一点背后牵扯的很多,如今能够站在他这一边的,并不一定就是永久的盟友,而反对他的也不可能是真正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