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6章 众人拾柴火焰高

大明影侯 醉颜7点5 4306 字 9个月前

由方中愈来解释,这些政策自然要比其他人更让他们幸福,毕竟方中愈是这件事情的主导,或者说有他在的地方,至少能让大家安心一些。

“可是如果说外面的东西进来了,咱们又没有办法与他相抗衡,岂不是让咱们手里能卖的东西越来越少,这对老百姓们也不太公平啊。”

其实他们之前是能接触到外面来的东西的,当然是一些不光彩的手段运进来的,这也没办法,有些东西大明境内有,但是技术却不高,甚至说只能勉强的使用,但是没有太多的更高级的价值。

所以有人转眼就盯上了这里,如果里面的东西都特别的好,那咱们这里的东西怎么能够卖得出去呢?所以人的担心是不无道理的。

“大家不用担心,这一点,朝廷也是考虑到的,在短期内,确确实实可能会对大家手中的物品遭遇冲击暗示可以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这样反而会让大家愈发的改进工艺,甚至是将手里的技术分享出来,团结起来一起向更高的技术发起冲锋,公布的专利法大家也都知道,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那份专利去谋求保护,当然,如果你的技术被别人突破了,自然卖不了货,也是自己技不如人,所以想要保证自己的地位,就得不断的创新,不断的突破,把你们的大脑都发动起来,把自己的产品变得更好,到时候就算是别人能运来更好的东西,你们依然能够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想要保证自己手中的银钱,大家加油努力吧。”

方中愈说完之后,大家都安静了,有人若有所思,有人皱了皱眉头,有人不太喜欢,毕竟想要自己再花钱投入研究这毕竟也是一份开支,对于很多人来讲,赚钱已经不容易了,还要花钱去做研究就更加不容易了,当然看得远的,自然能够看得更远,他们相信朝廷不会亏待他们的,更何况公布的专利法是保护他们的。

政策需要一项一项的支持人也需要一步一步的来走,很多事情难以持续下去吧,长久来看,只要坚持下去,或者说不断的改革创新,不断的加以利用,最终会改变现目前的症状,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就算是看到了前路艰难,也会一直坚持下去的缘故。

对于更多人来讲,他们也就是听听热闹,毕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是事实上也能让他们知道,这一切终归是这样的。

“小方大人,朝廷这样做能够保证大家的利益吗?如果大家都积极参与的话,朝廷能护得住这么多人吗?我可是听说了,海上有不少强盗的。”

说这话的人肯定是一个长期在海上奔波的人,至少或者说在海边生活,知道一些大致的道理。

朝廷虽然明文禁止了,不许那些货物往来,但是私底下还是有不少人顶着风险。

再加上官官相护,甚至是打点得好之后,也能让大批的货物流入进来,这些朝廷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大明的市场上也需要那些东西。

“我虽然不能保证朝廷一定会护住所有人,但是只要大家按照朝廷的规矩来依法做事,朝廷一定会护住大家,况且大明的水师也不是吃素的,相信大家也都知道,既然了解朝廷的政策,海军将会建立大明真正的军队将会成为在海上的护航编队,帮助大家做这样的事情。”

方中愈没有说的太多,但是迅速出来的意思已经知道了,朝廷会护住他们,也就是说朝廷所做的事情都将与他们息息相关,现如今朝廷自己也在做这样的事情,也就是说他们只能参与进来,但是却不能做主导,不过大家心里都清楚,没那个能力做主导现在做的太多,反而会引起麻烦,甚至是引起朝廷的忌惮到最后,恐怕得不偿失,既然如此,那就要依靠自己本身的力量来获得这些,整个朝廷也都是这样。

方中愈说完这些就悄悄的离开了,留着大家讨论自然是最好的,他相信这些人可以知道他的意思,而且他释放出来的善意已经够多了,这些人想要拼一把搏一把,自然会更加的努力去打听里面的细节,但是如果还想固步自封,保守自己那一手里的东西,自然是没有办法去分得更多的东西的。

转眼间,方中愈在茶楼里谈论的这些事情,一码就被宣扬出去,大明报和迅驰宝也立马跟进,他们当然是一些解说性的。

方中愈提供的都是一些大概的情况,而他们所说的都是一些具体的也就是说,这些东西会源源不断的向外发布,会让更多的人愿意参与进来,不仅是那些户户,还有那些贫困交加的人,他们都想搏一把来给自己弄出更多的东西。

一个人的本事有限,而且也不能做太多的事情。

精力牵扯的太多,反而难以专心致志的做好手中的事情。

一件事情总会牵扯住很多人,大部分时间的经历,这就好比日子本来需要一天一天慢慢的过,但是却把一辈子的事情都放在一天完成,那是不可能的。

可以谋划长远,可以看的长远可以为长远的做打算,甚至是打下一些基础。

但是要说一天就干完一辈子的事情,一天就干完几辈人的事情那是绝对做不到的。

这段时间放松预期时,被批评了许多次,当然都是一些年纪偏大的官员士绅。

并不是说方中愈和建文皇帝朱允文的政策不好,这是因为各个地方都有这样的政策,不断的改革,不断的变化,牵扯了很多人的经历,而且这也让他们没有办法去集中注意力来做好自己的事情,更为严重的就是,这牵扯到了太多人的利益。

他们认为建文皇帝朱允文如今这么的急切,大部分原因是跟方中愈有关,而方中愈做了这样的事情,总给人一种一口吃个大胖子的感觉。

偏偏这件事情还没有办法反驳,毕竟从无到有,从一点到一片,确确实实经历的时间太过短了,太短太短的时间,就让他们做完了许多的事情。

这样看起来终究是不好的。

当然,这些说法是方中愈和建文朝廷其实预料到的,毕竟连方中愈自己都觉得有些着急了,可是不着急又不行,他必须要强很多的时间大明虽然说现目前看来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他必须要尽快的将这些东西完善,甚至是给后人留下一条牛改变的道路。

那些道路可以没有他,但一定要有他的想法,有他的思想,有它可以为后来留下的光芒。

帝国是朱家的,江山也是朱家的,朝廷更是朱家的。

但是生活是自己的,不是吗?

方中愈必须把这些事情做好,而且要帮助很多人去做这样的事情。

他要保证这些事情不会受到大的影响,而且会帮助很多人,把这一切都做好先,如今他能够表现的就是支持他现在能力所能支持的事情不能做的就发扬一下你的精神。

改革确实是会受到一些指责,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不可能所有人都像风筝一样,只想那些事情的好处,所以现如今这种情况就是一种明证。

按照方中愈的想法,如今朝廷的政策只是一种导向,他不能确保后市的政策在这里一定有用,所以只能慢慢的徐徐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