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5章 帝国时代的来临

大明影侯 醉颜7点5 8839 字 9个月前

他们也都想活着呀,不可能什么事情都不做,然后出了问题还得让他们自己来负责。

“地方卫所,现在朝廷还没有具体的情况下来,所以咱们暂时不用管,如今陛下的意思是先从咱们北方新军里面开始进行一些新的尝试,看能否将北方边军的作战能力,更加的提高一步。之前的训练你们也都看清楚了,所以现在着重是看一看军官的问题。”

其实在做的他们心里都很清楚,卫所兵里面确确实实有很多的问题,战斗力比较低,当然还是有一些不怕死的,不过打一场大的战争,并不是只需要不怕死的,还需要很多的情况。

其实对于军衔制度,方中愈欲了解的并不是很多,但是他知晓一些最基本的原则,那就是军官和士兵是有区别的,他们是有等级工资的。

所以在他所拿出来的初稿之中。

上将,中将,少将。

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

军士长,上士和下士。

上等兵和列兵。

当他刚拿出这些的时候。

幕僚团队还是,是比较惊讶的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朝廷的军制并不在他们的学习范围之内,但是他们比方中愈知道了,更多的就是他们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大明人,对于很多的,暗地里的规则还是比较了解的。

因为大明的卫所实在是太多了,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满员有的缺人,所以各种各样的武职比较多。

更重要的是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根本就不懂,所以军队你的管理比较杂乱,而有些人为了揣摩上司的意思,就不得不把心思都花在那些歪门邪道上面,根本就没有网军队上考虑。

所以他们也帮助方中愈欲将大明现有的武官品质做一一对应,然后整理出了一份,相对来说比较完整的军衔调整方案。

最后拿到了建文皇帝朱允文的手上有将皇帝朱允文商定。

当然和以前一样,建文皇帝朱允文,你们自己不是太懂,听完他们的解释之后发现确实是一个好东西。

其实他还真不太了解,虽然大明的卫所有这么多,但是他从来没有近距离的接触过他们,当然除了天子亲卫以外。

“大帅,朝廷之人,确实有才,这新的军衔制度简明易懂,咱们这些大老粗都能看得懂。”

也不知道是不是大脑,反正这样说话之后,其他人突然都笑了,把氛围一下子都搞的有些活泼了。

当然看得懂方中愈当初幕僚团队讨论这个事的时候,就说了,这件事,尽量让他们都看得懂,这样免得费口舌。

当然,军队里面除了这些大老粗以外,还有一些懂得知识的人,那些读书人自然也知道是什么情况。

“你们可都看见了,如今朝廷有意在北方新编军队中进行改编,现如今的编制是三个军,陛下钦赐名,大明近卫军第一军,大明近卫军第二天,大明近卫军第三军,现在都是就近改编,如今北方军营里大概有12万人,我们会用大概1到2个月的时间,将这些全部整编完成。按照这份计划的意思,一个军里面会有三个近卫师,一个近卫士师里面会有三个近卫团,当然具体的我就不多说了,你们多看看。现在本帅给你们一个任务,那就是回去了之后想一想,你们能获得什么样的位置?最后能评定什么样的军衔自己想清楚了,明天以报告的形式报告上来。先告诉大家一个消息,每个人都有机会,只要你们努力,大将军盛庸定衔中将,诸位与将军为标准,自己摸索吧。当然并不是说你写了什么,朝廷就会审批通过,注意最后能够得到什么样的位置,都会有人专门的做评判,我还是想提醒一下诸位,不要瞎写,锦衣卫的人可不是吃素的。”

驸马爷梅殷,从来没有如此严肃过,对于他手下的原来说驸马爷一直都是比较温和的,甚至是在战时,除了那些犯了大过错的人受到处罚以外,其他的他都不会过多的去干预。

其实很多人还是有一些顾虑的毕竟,他们对于战争还是比较研究的认为三三制,其实太小了。

当然,这个时候驸马爷和其他几位将军都没有说话,他们自然是不会多嘴的,现在又想的就是去考虑自己能够品得什么样的职位。

其实因为人数的关系,方中愈与现在一一对应之后发现大概都能达到那个地步,只是看能不能适合,毕竟有些人是因为世袭官位。

大将军盛庸,被评定为中将。这是朝廷直接过来的旨意,没有通过他们这边的意思所以,基本上他们都在,恭喜大将军盛庸,不过,盛庸知道他们都在这个位置,主要是因为之前坚定的站在建文帝朱允炆这一边,而且获得了平叛战争的胜利,他在这里面扮演了不可缺少的角色,所以才有这么一个位置,多少有一些奖励性的意思,其他人不清楚这件事情他还是清楚的,毕竟到了最后他们几乎出现了溃败的情况。

不过能评上这个位置,他心里已经很满足了,没有给他上将,意味着以后他还有升迁的可能,他心里也很清楚,朝廷肯定是会打仗的,不然不会花这么大的气力再这样折腾。

方中愈一定跟,陛下达成了什么约定所以才会任由他在北方,边练新军之中做这样的打算。

不过以后他肯定还会有更高的机遇,当然这都需要靠自己的努力。

“好了,该说的我都说了,尽快把消息传递出去吧,就算是如今的,还没有正式确定下来,你可以告诉将士,只要他们努力,只要他们能够做以后朝廷的奖赏不会少的,还有你们自己想要走到更高的位置,都需要努力。”

驸马爷梅殷,说完这些之后就让他们离开了。

他相信这些人都懂他的意思,而且都会去找人商量,对于这些人来说,之前能够在编练时没有被淘汰,已经很牛逼了。

现在朝廷有新的机会,自然是要给他们每一个人的。

每个人都很高兴似的,这件事情对于他们来说真的不太简单,但也绝对不难。

能够获得更高的位置,对于他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比较重要的。

当他们回到自己的住所之后,将这个消息传递给自己手下的人,军营里立马都疯狂了。

那些士兵们知道自己如果立功了,可以更快的升官可以做军官,如果不立功,就算是在军队里服役的时间更长,也可以成为军官的时候,一个个都开心的不得了他们非常的希望这一项政策赶快落实下来。

对于军官们告诉他们的,不要着急他们都还是选择相信的。

朝廷现在所有的变化,他们也都是知道的。

因为有着方中愈的存在,所以他们非常的相信朝堂上会为他们做一些事情。

既然是要采取新的军衔制度,那么新军的职务将会是靠本事拼来的。

也就是说很多以前的有能力的士兵将会成为军官。

也就是说,基层的军官一定是士兵中最好的,只有这样才能服众。

这样的消息传出来之后,营地里真的是欢呼雀跃,士气为之高涨。

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参加考核,通过考核,最后可能就会成为官员。

是真正的军官,而不是如今的大头兵。

这是一个诱惑,足以让很多人努力的去做。

当然,最后所获得的报酬也是相当丰厚的。

对于他们来说,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去努力获得,现在方中愈给了个机会,他们就要把这些机会牢牢的把握住,每一个人都想申请升迁,至已经取代了世袭制,至少在这里面是这样的,他们正在一步一步的向这个迈进。

朝廷给了这个机会,他们必须得把握住。

新军的军衔制度可能很快就会正式实施,所以对于这些人来说,该考虑到自己将会获得哪一个位置。

付出代价,然后获取一定的东西是一个在他们眼中看起来比较正常,选择,但是越高层的人或者说越计较的人,他们会考虑不付出代价或者说付出代价。

在他们看来任何东西都应该是他们的,他们都应该无常得到,而不应该,去,通过一些牺牲来获得,但是,道理是讲不通的,不管到哪里,这些都不会成立,所以为了让自己付出更少的代价,就得让别人付出更大的代价,而日,否付出的代价,来帮助他们,获取,他们所需要的。

大明朝廷和他统治的区域,现在看起来欣欣向荣,至少表面看起来是这样的特别是已经湿为主,和金狮附近的腹泻,最为明显,毕竟他们一靠近,师,所以很多的政策都从他们这里实行试点的政策,只要是,证明有好处,或者说,目前看起来没有什么坏处的时候,就会向他们使用。

应天府尹莫大耳朵是非常支持方中愈所进行的各种改革的,所以只要有什么政策,他们的人一讨论觉得还行的话就会立马制定相关的规定进行。

当然,如果要形成法律肯定是要向大理寺汇报的。

大理寺现在也越来越认清了自己,更加高人一等的职责,当然,这是方中愈在为他们量身制定改革方案的时候给他们的。

当然并不是说方中愈赋予,他们这些权力,而是他们以前就有这项权力,只不过如今这项权力被放大了,而已。

提高了一个等级,就说明他们必须要在这件事情上下更大的力量,因为要想说服那些可能会对这件事情造成影响的人,他们必须提供有力的证据。

当各个部门的改革方案以法律的形式成为大明律中的一部分的时候,他们就知道他们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就要来临了,因为他们必须要对大明律或者是太浩进行修改,满足现在最新型的法律和改革情况。

大明经不起太过强烈的改革,所以方中愈和建文皇帝朱允文如今采取的都是比较温和似的。

从中央六部九卿开始改革,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些人如果改革好了,最后增加的是他们部门的权力,而作为部门和部门官员一定会在这中获得相当大的权力。

所以在获得了大部分人的支持之后,这一项法律将会得到最大的进行。

或许连建文帝朱允炆都没有想到如今他所做的事情居然已经影响力可以这个地步。

有很多的事情都需要彼此去努力,用彼此各自的情况去把所有的事情都弄好。

建文朱允文和臣子们是一个相互依附的关系,现在所做的事情就是如果臣子们能够更努力的做好他们所做的事情,那么建文皇帝朱允文获得的利益将会更大,这也是他之前没有想到的,也许当初太祖高皇帝的那种做法,或许短时间内有用,但是长时间内确实成为一个累赘,而他当初所采用的那些,极其尊崇儒家的做法,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拖累。

这也就导致了后来出现了一系列的事情,所以现如今的转变确实让他感觉到非常的不错。

建文皇帝朱允文或许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相信方中愈,相信他手下的人,也许他对于现在为什么百官们所爆发出来的工作热情不太理解,但是他知道,如果百官还能继续这样做的话,朝堂将会是一个大的发展,甚至是整个大明帝国将会出现一种更崭新的面貌。

在北方的新军大营里面,驸马爷的军帐如今被层层保卫,外面都是各位,将军们的亲卫。

而里面则是各个有品级的千户百户。

当然有不少是世袭子弟,但是对于他们来讲,虽然说战场上的经验不够丰富,但是如今他们的地位并不差,毕竟在新军里面还是需要很多文化人的,而那些富贵子弟出身,是因为他们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当然,还有一种原因是,很多都是纨绔子弟,是被家里的长辈扔到军营里来的。

在军营里能不能成长,能不能成为一个人才,要靠他们自己,如果他们没有能力去得到那些那么也就只能做个纨绔子弟了,能够保住现在的荣华富贵就已经很不错了,想要做一些大事,那却是没有机会的。

驸马爷对于现在的状况很是满意,特别是看到大家在听说他想要即将宣布的事情之后,都保持安静的场景。

他怕的就是这些人没有想法,现在还好,这些人还有想法,只要有想法,他们就能做更多的事情,只要有想法,他们就可以带你这些人去做其他的,因为没有欲望的话,很难激起其他人的做事热情,但现在,只要他们还有欲望,还有想高升的想法,那么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可以帮助他们的。

阴谋诡计这个时候其实也用不上了,对于很多高层来说,现目前的状况,他们用不上阴谋诡计,因为实力碾压一切。

只要可以正大光明的来的,他们不屑于用那些阴谋的手段。

更何况如今他们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这样。

大家等待的有些着急了,毕竟关乎到他们自己,肯定是希望驸马爷梅殷能够早一点说话,但是看来,驸马爷也似乎不太着急,一直都看着他们笑,把他们看得都有些头皮发麻。

想着头脑里的那个想法,也想着方中愈送来的信件和那些文件,他们就有一些说不出来的,佩服,毕竟他们是想不出来那些主意的,如果没有方中愈的话。

这件事情还真不知道怎么处理,因为本来前宋就出现了杯酒释兵权的故事,然后朝廷的军力就下降了,在前期还能掌控,但是后期的话,战斗力真的下降的完全几乎是没有。

所以最后才说了那样的事情。

驸马爷梅殷清了清嗓子。

“诸位,现在我要告诉大家另外一件事情。经过多方商议和决策,朝廷决定将在北方编练新军中,开始一项新的制度。那就是将官军衔制度,战士士官制度,也可以统称为军衔制度。”

驸马爷梅殷在众人的期盼的目光之中,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当然,这也是之前朝廷和诸位大佬商量过的。

“军衔制度,士官制度。”

他一说出来,下面都在开始讨论,他们之前没有听到过这种言论,毕竟这个词对于他们来说很是陌生。

很多时候,他们都是依靠自己身上的爵位和军职来判断,在军中由谁指挥,或者说怎样去确定到底会怎么做?

在军中,如今大明的指挥体系还算是比较完善的,但是因为魏所实在太多,不同地方的卫所编制其实并不是满编,所以有的地方的卫所,看起来十分的强大,而有的地方则看起来特别的孱弱,再加上有的参与战争了,有的没有,所以战斗力并不一样,再加上每个人的功勋是不一样的,这也就让很多地方其实有些人升官是升不上来的。

再加上,毕竟是世袭军户,如果是官员的话,可能还会实行一些官位,这样的话,有些挂靠的指挥使,甚至是指挥,佥事,指挥同知,也许没有什权力,但是却在那里想着就对一些士兵来说不太公平,再加上他们占着那个位置,很多人都没有办法升上来。

好不容易有一次战争之后,最后得到的东西却都是别人的,所以也让很多人难以接受。

“这个制度是朝廷那边传过来的,当然我和诸位统帅,还有兵部尚书大人也曾探讨过,中间的细节我们也曾不断的讨论,当然现在公开的不是最后的版本,只是说现在咱们会这样做。我先给大家初步介绍一下里面的细节,还需要大家共同来提意见。”

毕竟现在这一份文件还属于绝密状态,所以只有一份原稿,从京师那里送过来,并没有印刷或者是誊写,是送到北方大营之后,由他们的人亲自抄写的,当然这是驸马爷爷身边的幕僚团队。

当然,如今在场的都是北方编练新军的军官和他们的副职,还有训导官们。

那些幕僚团队目前是不在的,当然除了军职的以外。

在驸马爷梅殷说完之后,立马有人上前将他们誊写的关于军队内部的改革问题的是新版发给他们。

驸马爷梅殷和在场的诸位大人都有一份,那些人拿着这些东西之后都在静静的看着。

没有人喧闹,也没有人私下讨论,这个时候他们只想弄清楚朝廷如今到底想怎么做,或者说他们的上峰现在所做的事情到底是为了什么?

看文件的过程总是让人痛苦的,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东西对他们到底意味着什么,所以看来看去都觉得有一些奇怪。

虽然他们大多没有太高的学识,但是既然如今能够走到这一步,各地补多少,还是懂一些知识的,而且能认识字,所以这份文件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那么的困难。

能做上军官的人,要么是真的立了大功满福,要么就是本来就有能力,才能够在这里站稳脚跟。

更何况在这场战争中站队本来就比较困难,但是他们依然能够选择站在建文皇帝朱允文这边,就足以说明他们的忠诚。

现在的这项政策可以说是在为他们谋福利了,不仅给予了他们更多的晋升,希望,也让他们知道,朝廷没有忘记过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