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2章 耿家子二级权限

大明影侯 醉颜7点5 4724 字 9个月前

这是他们之前一直做的,这是他们的规定,纪律,在这个事情上表现的特别清楚,锦衣卫内部也有人不断的调查。

内部调查组可能随时都会出现,所以他们会好好的做着自己的事情。

决不能让这些的事情在自己手中坏了事。

“那如果来的人是陛下呢?”

对于侍卫小哥说自己的儿子来,他们也是拦着的,也要检查这一点方孝孺并不意外。

他的儿子现在越来越发的讲规矩了,或者说以他的能力,现在如果不讲规矩的话,控制不了太多的事情。

再说了,如果锦衣卫没有规矩的话,恐怕也做不到,现在这种规模。

一个强力机构要想保持着无视他人的势头,就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规矩。

锦衣卫内部是怎么做的,他并不知晓,但是他知道他儿子的手上肯定沾满了鲜血,敌人的鲜血。

强权斗争从来都不那么容易,但是现在锦衣卫也许没有之前那么血腥,但是做的事情还是不少的。

不过在他想来自己的儿子肯定也做了不少以德服人的事情。

锦衣卫内部还是很看重他的,至少很尊重他,包括曹文越,曹大人。

侍卫小周听到这样的问话,想了想之后,郑重的点了点头。

“先生,会的,如果是陛下来,我会先给他行礼,然后我要求陛下接受检查。也许在其他人眼中,这是以下犯上,但是在我们眼中。我们依然是天子亲卫,天子亲卫也有天子亲卫的规矩。我们守着天子亲卫的规矩就是守着陛下,让陛下无所担忧,这也是我们锦衣卫比其他的上值卫强大的原因。”

这样的话说出来,旁边的人也没有特别的触动,也许在他们平时就是这样训练的,他们灌输的理念就是这个,守着天子亲卫锦衣卫的规矩就是守着陛下,让陛下无所担忧。

这才是锦衣卫立足的根本。

方中愈是他们家大人,但是大人也是为朝廷做事的,也是为陛下做事的,他们尊重自己大人,也就是更加敬重陛下。

天子亲卫的荣誉,每个人都有需要捍卫。

“好好好,不错不错。”

方孝孺看了看周围的其他人。

也渐渐明白了,他们说的是真的。

心里也有一些安慰,看来自家儿子做的还不错,至少让他觉得在锦衣卫还挺安心的。

建文皇帝朱允文也许没有来过这里,也许永远都不会来,但是只要他们秉承着这种思想,那么锦衣卫就有存在的必要。

天子亲卫的荣耀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

但是真正把天子亲卫的荣耀,放在嘴边的,放在身体力行上的,也许只有锦衣卫,只有他儿子领导的北镇抚司。

在接受完检查之后,方孝孺进了这里。

之前护送他的锦衣卫交接之后就立马离开了。

每一个锦衣卫都懂得规矩,他们现在获得了很多锦衣卫发的军饷。

这种荣誉不是一般的上值卫,可以获得的,之前那些,羡慕的上值卫现在也羡慕不来,锦衣卫现在的招人特别的严格。

现在在京师加入锦衣卫的可能性非常的低,除非可以外派去做暗探或者说在其他地方建立锦衣卫的分点。

但是这样的话,就有很多人不愿意了,不过能够成为一方大佬,很多人也是愿意的,这都要看个人。

方中愈现在所提供的都是大方面的策略,下面的是由下面的人去做。

只要严格执行就行了。

长兴侯耿炳文的长子,耿睿说要到方中愈身边做幕僚。

但是中愈并没有把他留在身边,反而交给了汪雨辰。

有汪雨辰亲自引导。

汪雨辰曾经问过中愈要给他多高的地位。

中愈只回复了一句二级权限。

二级权限也就是第二等权限。

除了大部分的机密以外,其他的他都能够浏览,也就是说锦衣卫现在发生的事情他都能够从中知晓。

雨辰并没有问中愈为什么要这么做,其实以他现在接触到的能力与他的权利,大概也能猜的出来。

长兴侯耿炳文这样做是有原因的。

他们并不怕锦衣卫内部被各个击破,况且二级权限能接触的东西也有限。

只能说比一般的大人们要接触的多一些,但是对于锦衣卫高层来说,那只是一点点。

空中楼阁有多少砖,要看它下面有多大的地基。

耿睿能够探索到多少的事情取决于他们为锦衣卫做多少的事情。

这都是相互的。

没有明确的利益交割,没有明确的利益交易,但是却有明确的你来我往。

长兴侯耿炳文支持方中愈也不是白白支持的他们到了这个位置,背后的牵扯都是很大的。

所以算是双方互补吧。

耿睿记得他父亲的话,多看多问少说。

对于他来说,本不应该如此,驸马爷,能做的事情太多了,况且耿家的权势已经很大了,但是他选择了相信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也许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没有告诉他。

现在,他来到了锦衣卫,看到了更多的东西,对于锦衣卫了解的越深,对于方中愈那个年轻人的敬佩就越深。

他越来越觉得父亲的决定是正确的,他也决定要在这里好好的做,至少要为父亲把这些事情都看得清楚,然后让父亲的决策不再那么出错误。

方孝孺来的时候庄园里很安静。

这个庄严你处处透露着,来来往往的一直都有人在巡逻。

遇到他的人都对他行礼,然然后做着自己的事情。

越往后走越是安静那些巡逻的人也渐渐的变少了。

渐渐的出现了一些穿着家丁衣服的人。

他们也在心里,但是脸上都透露着一些差异。

有些人认识他有些人不认识他,但是都没有让他们从震惊中醒过来。

燕王朱棣一家就住在这里。

朝廷并没有苛待燕王朱棣一家。

反而将他们好生将养着,其他人慢慢的也恢复了,之前他们也有一些害怕朝廷会杀了他们,或者说做一些让他们难受的事情,但是现在看来除了没有自由以外,其他的都挺好。

他们在这里吃得好,穿得好,睡得好。

也许有人有过担忧,但是在这个时候他们还是选择了接受。

接受命运的安排。

这么久以来,也许他们不该这样,但是现在情况就是这样,不能改变变。

朝廷,现在没有杀了他们已经给了他们很大的机会了。

起兵造反,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大罪。

更何况他们还是皇族。

燕王朱棣这段时间反而心平气和。

他找看守要来笔墨纸砚,在房间里练习书法。

自从上次他跟方中愈谈过之后,他就知道燕王一脉不会有事。

这不仅仅是他多年,作为政治家的一种素养,也是因为他对于方中愈那个年轻人的了解。

这样的人不会无缘无故的说一些话,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做一些事情。

那些事情就是他对于燕王朱棣一家的承诺。

徐王妃一直陪在她的身边。

自从来到了这里,他们两人都很默契的,没有谈论其他的事情,徐王妃一直都在燕王朱棣的身边,燕王朱棣写字的时候,她就在一旁磨墨。

还有一点原因就是他跟兵部尚书铁铉铁大人聊过。

而且话里话外的意思对他还是很尊敬,虽然他们以前是对手,纵然他是朝廷的叛贼。

也就是说朝廷从来没有想过要他的性命,至少现在锦衣卫没有这样想过。

燕王朱棣曾经远远的看过,整个庄园的布局,他发现了这些人,似乎是在保护他,至少不要让她出意外,而且对于他们的饮食都非常的关注那个意思,就是害怕别人在他的饮食里下毒。

如今除了锦衣卫的人没有人来看过他们,甚至也没有人审问,就连锦衣卫内部的高层也都没有来过。

那个让他的命运发生如此重大改变的年轻人也没有出现。

这倒是让他有些诧异,本来他以为一回到京师那个年轻人就会来见他,把当初他们没有说完的话,继续说完。

他的那些兄弟们也没有来看他。

后来他也想通了,也许朝廷根本就没有把他来到京师的消息散播出去。

也就是说,根本就没有人知道他。

既然如此,他就老老实实的在这里呆着。

对于自己几个儿子的焦虑,他也是知晓的,但是他从来都没有点破,这个时候就能看出自己的儿子在这件事情中到底有什么样的发展,他们是不适合继承自己的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