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8章 中愈你个大忽悠

大明影侯 醉颜7点5 4580 字 9个月前

不过要是方中愈一直颇得圣宠的话,这些都不是问题。

问题是现在他找不到方中愈,也没有办法成为方中愈的幕僚。

只是他忽略了一件事情,他愿意成为方中愈的幕僚,中愈愿不愿意用他还是一个问题,况且了,方中愈的幕僚团队非常的强大,一直都在按照方中愈的意思形式,中愈所提到的,各种建议,他们都会源源不断加以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认为这件事可做,怎么做又该如何做,交给哪些人做,都有一套完整的论述。

所以说他们都是专业的人,并不是说方中愈就可以完完全全把这些事做好,但是他懂得容易那些专业的人。

耿璇,能不能做到还不一定呢?

“啊,大少爷,你才刚刚过来呢?现在就又赶回去您的身体吃得消吗?”

耿璇虽然是长兴侯耿炳文的长子,但是之前一直都在京师里面,没有在外面做太多的事情,起码过来已经很难为他了,现在又要快速的赶回去,这手下人还真是担心她能不能撑得住?

毕竟是公子哥呀,有些事情还是不能太过的武断,他们的身体这样快速的强烈的做一些运动都难以接受,更别说这公子哥更悬了。

要是真出了问题,他们还得负责,所以有些话得提前说好。

虽然说好了,也没什么用,他们该受罚还是要受罚,不过说总比不说好吧!

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的。

这些小事们虽然地位在他们眼中不算太高,但是办事还算不错的耿璇公子对他们也还不错。

“别说这么多废话了,既然只能回去见他们,还是早些回去吧,父亲在家有事情,我还能跟父亲多商量商量。唉,我这话跟你说干什么?赶快准备马早点回去。父亲安排的任务还是要完成的,所以你们要是跟我回去就早点,不愿意跟我回去就还是在这边呆着吧吧。”

耿璇真的是仓促的,喝了点儿东西,又吃了点东西,之后立马离开了。

之前来的小厮们,赶快去准备马匹。

既然大少爷都说了,他没有赶快回去,他们肯定不能忍着这些事还是要做的。

其实耿璇的行为还是被很多人看在眼里,有些人是认识他的,只是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来到这里,当然这些消息也会传回去,那些家庭里面。

跟大公子又是当朝的驸马,现在来到大明报报馆附近。

来了之后什么事都没干,又急匆匆的回去了了。

这也让人感觉到诧异,但是多少会觉得这件事情很重要,毕竟他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出京师的人,现在离开了京师确有急匆匆的回去就更加让他们怀疑有问题了,当然不是一些其他的问题题题。

他们虽然有些猜测,但是并不傻,长兴侯耿炳文,可是当今陛下最重视的武将之一,这可是因为他是两朝元老,是太祖高皇帝留下来的一。

至于之前平叛战争之中,朝廷所做的决策,那是另外一种事情,跟这个没有关系,他们也不会在这件事情上多加指责或者是其它的什么?

越来越多的人从镇江府,离开就好像之前的,那一种繁华景象是一个泡沫一样,立马的,破灭了,街面上的人也变少了,当然只是相对于,这段时间内变少,相对于之前来说人还是挺多的,真服,毕竟离京师很近,京师里的东西,现在这里也都有了,老百姓们还是挺喜欢这样的生活的发展的,让他们也体会到这样的好处。

越来越多的人奔向京师,不管他们怀着什么目的,总之他们要到京师去看看看请了解一下明朝的国都都这里有着怎样的魅力,让更多的人愿意来到这里。

燕王朱棣就要抵达京师了,这一点没有埋过太多的人,当然也没有过多的宣扬扬。

知道的也都是朝廷这边的人,甚至是高官,底层的官员和百姓们都不知晓燕王朱棣已经押解快要进京了。

退1万步说押解燕王朱棣进京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毕竟燕王朱棣是造反的,但他确实朱家子孙,是当今陛下的亲叔叔,太祖高皇帝的第四子,大明的九大藩王之一。

这次朝廷的兵马和燕王的兵马都损失了很多大明的军士,在这场内战中消耗过多,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但是这件事情确确实实的发生了,所以注定还是有很大的责任的,他们并不想让这件事情在民间引起太大的争议。

朝廷对于燕王朱棣的处置办法还没有出来,但是那些该收编的兵马却却已经开始收编了,对于他们的处罚也有只不过不太明显,该杀的杀该抓的抓,自认为在这件事情上做的很公平,因为有些事值得原谅,而有些事是不值得原谅,既然不值得原谅,那就没有必要留在那里浪费粮食了,杀鸡敬猴杀鸡给猴看,他们也是做的不是不会做只是该做的时候还是要做不该做的时候一次都不会做,人生就是这么简单,他们做的这件事,让他们可以很快的掌握到整个军队,朱棣确实是个难题,就算是皇帝朱允文,都没想好怎么处理。

其它的王爷是其他的王爷,自然有其他的处理方法,但是燕王朱棣布一样,不仅仅是因为打了一场仗,而且还因为他是最年长的,藩王,如果真的不能妥善的处理好这件事情的话,恐怕燕王朱棣,的事情会给其他的,藩王影响,都是些不好的影响,如果其他地方忙又乱起来呢,或者说还有些其他的什么想法呢,这会带来动乱,他们都不是傻子,每个人都把这件事情想的清清楚楚,就算是想不清楚,经过别人的提点也能把这件事情好。

我们所走过的一生,要经历很多事情。

这些事情可能多,可能少,可能严重,可能不严重,但是情况就是这么个样子。

人生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只是这种身不由己会慢慢的影响到每个人。

没有绝对的自由,这一点是所有人都在他成长到一定环境后理解到了。

追随自由,这个时候并不是最简单的事情,就算是建文皇帝朱允文也没有办法。

或者他真正的自由。

也许对于他来说掌握好皇权,就是他最大自由,但是这么久以来,他心里很清楚,他根本就做不到这些。

人们期待的种种在这一刻。

都变得微不足道。

他能做的就是握紧现在手中里的东西。

连夜离开镇江府的方中愈和他手下的人向京师奔去。

手下的人没有人知晓方中愈到底要做什么?

至少不知道他为什么选择在镇江府留一段时间,在镇江府接见了很多人之后又突然的离开,返回时没有惊动任何人。

第二天的时候,当大明报报馆,再一次打开的时候,来来往往的人们早就等在那里了。

不过很可惜的是,中愈已经走了。

“你说什么,方中愈已经离开了?”

外面的人议论纷纷,当他们从李凤的口中得知中愈已经早早的离开,之后心情都有些暗骂。

什么情况,昨天明明还是好好的,怎么今天就已经离开了?

锦衣卫的小方大人现在也学会了这招。

这不是忽悠人吗?

大家辛辛苦苦的赶来,就是能跟他说些话,然后把家里的人安排的事情做好,怎么就突然就离开了?

围绕在大明报报馆之外的人们,顿时就炸开了锅,他们忽然觉得被中愈忽悠了。

只是他们并没有搞懂一个问题,那就是方中愈为什么要这样做。

还有就是中愈并没有说让他们来这里啊,从头到尾,中愈都没有说过这样的话,是他们自己主动来这里的。

不管从什么方面来讲,跟方中愈都没有关系,跟锦衣卫也没有关系,是他们自己来到了镇江府。

也是,他们自己打听到的中愈在镇江府的大明报报馆。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中愈并没有问题,他也没有做错什么,错的只不过是人们的一厢情愿。

对,就是一厢情愿。

看着群情汹涌的人们,李风一把嘴皮子都快说破了,小方大人离开他们这里的时候。

没有交代,对于后来的这些人要怎么做?

只是说告诉他们就行了。

他哪里知道实话实说,会是这样子的。

外面的人还带着自己的礼物来看方中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