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步骤都是路人→浮粉→忠粉→狂粉,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非正常步骤就有趣了——撕一波大的,卖一波惨的,都能大量转化忠粉、狂粉。
从心理学社会学上讲,有三大现象——
一、付出越多沉没成本越高。
二、外部压力越大内部抱团越紧。
三、喜爱对象情况越惨,自我代入越严重。
三大理由足以解释一切不合理。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霍比特·帅,当初抄袭说一出来,粉丝炸窝似的狂骂对方,拼命洗白,等判决出来以后,浮粉散去,忠粉大量转为狂粉,哪怕霍比特拒不道歉,粉丝却越发忠实且不讲理,就是这种效应。
霍比特的例子并非孤例,其实纵观影视娱乐体育圈,球迷、影迷、星迷、漫威迷,统统是一样的,并不存在谁比谁高尚、谁比谁脑残。
嗯,追星追到忘国忘本的,统统是一等脑残,但那些人云亦云没有任何辨别能力的,同样没好到哪去,小五哥向来很讨厌这两种人。
然而……现在他也成功晋级“偶像派网红”,微博底下聚集起大量的第二种人,以及少量潜在的第一种人。
p!
我招谁惹谁了?
怎么连粉丝后援团都有了?
好方啊……
说实话,小五哥知道自己早晚会成为一个公众人物,然而他的定位和明星截然不同,所以并不需要粉丝——有不算坏事,没有才是好事。
当然,他自己都清楚,没有粉丝根本不可能,哪怕再怎么低调。
坦诚要脸的说一句:帅是原罪。
不靠脸活着,却偏偏长着一张可以吃遍天下的脸,在当前这个时代,想躲都躲不开关注。
方小武对此看得很通透,但是,当他看到评论区那些素不相识的妹子言辞激烈的为他辩驳,心里仍旧很感动。
被陌生人极大的认可,被钦佩被尊重被幻想,其实是一种幸福的荣耀,哪怕他并不需要,哪怕这些人转眼就会给他带来麻烦,至少此刻让他心情愉悦。
方小武原本什么都不打算说,现在他想了想,默默登录上微博,发出第一条动态。
【当代消费主要呈现为一种符号性的活动,也就是说,人们更多地通过消费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来表示自己的社会身份,解构其中所有的价值,并阐述自身的文化审美和趣味。这是时髦且潮的,但是很多人分不清解构和过度解读,于是经常消费不该被消费的,这就很糟——我想说的是……祝世界和平】
微博十几万的关注,不知道渣浪有没有注水,反正是一发出去就有评论。
【想明字很难】抢到一楼:“什么鬼?欺负我智商低?!”
【风清星稀月朗】回复:“好吧我承认我智商确实低……有大的给解释一下么?”
【杨永政】回复:“同志们,怕吗?”
【120425193702700】回复:“男神,求晒照求私撩求!”
两分钟刷出来上百条,基本都是毫无意义的水,没一条有用的,那条求晒照的被顶到最高。
倒是不奇怪,文字本来就是社会学里面比较晦涩的理论,又被方小武改造得意味深长,只有同时具备大脑洞和深厚素养才有蒙对的可能。
不过,猜不到也不影响妹子们嗨。
喜欢一个帅比需要理由么?
答案是一页又一页的回复,以及看不完的私信。
当然,私下联系的群体里面,并不都是自带照骗自备房费的妹子,还有很多广告商、娱乐公司、别有用心的不明人士。
各种合作意向,各种忽悠诱惑,小五哥一边笑,一边统统叉掉。
正叉着,突然收到一条转发艾特,来自一个完全想不到的人——水哥。
【闲人王】:“最强大脑节目组。说得真好,不该消费却消费,是贯穿于人类历史的蠢行。最强大脑方小武”
水哥的微博关注可不是方小武这个新嫩能比的,将近25:1的差距,转发引动的热度自然高得多。
不过,大哥你懂就懂,艾特节目组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