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内阁

但是,天下的读书人,都渴望进入到这间屋子之中。因为,这里是内阁的办公地点所在,天下大部分的决策,都是从这里传出去的。

一个书吏,匆匆忙忙的从通政使司衙门走了出来,双手揣在袖里,双眼目不斜视,往文华殿的方向走来。

他很快就进入了那屋子之中,这屋子从外面看很破旧,从里面看,更加的寒酸。地面上高低不平,走上前深一脚浅一脚的。里面摆了几张书案,有一些书吏在认真的书写着些什么。

这历来都有官不修衙的传统,基本上所有的官署,都是破破烂烂的,国家不是出不起这个钱,但碍于祖训,谁都不好违背。

此人只是扫了一眼之后,就往屋子东首的一间隔间之中走去。“杨阁老,山西的消息来了。”那书吏站在隔间的门口,小声的说道。

他这句话一说,整个屋内的呼吸声都不由得为之一滞,但很快大家又都恢复了正常,只是耳朵高高的竖起,听着这里的声音。

“进来。”隔间里传来一个低沉而苍老的声音,那书吏当即整理了一下衣冠,小步的走了进去。

在隔间里头,摆放着一个和外面差不多的书案,书案的后面是一个六旬左右的老者,长须微胖,正认真的看着桌上的奏折。

那书吏赶紧从袖中摸出了一张纸,这张纸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不少的字,墨迹还有些未干,显然是才誊抄好的。

各地的奏折都是先交由通政使司衙门,然后由司礼监上报给皇上过目,最后皇上将其交给内阁,让他们草拟章程。不过,这样一来,很容易被司礼监的太监从中做手脚,万一有什么重要的折子被搁置下来,那后果未免太严重。所以,内阁会让通政使司里面的人将一些重要的折子誊抄下来,先由内阁阅览。这种情况,大家都心知肚明,无人会说破。

这个老者,便是如今的大明首辅杨廷和。此人少年得志,历经三朝,算是官场上不倒翁。此人一向是以老谋深算著称于世,手段心机都高明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