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管从何角度分析,此事都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的行为。
但既然城隍老爷吩咐了,哪怕他们的前头是刀山火海也得迎着头皮上啊,再说了,城隍大老爷乃是神祇,说不得有什么玄妙的法子。
时间一晃而过,河边的柳树从芽黄色变成了翠绿,映在荡漾着水里,随着水波流淌,到处都被染上了绿色。
如今已经是四月了,天气逐渐的炎热了起来,河边搬运活物的苦工,也换上了一身粗布的短袖衣裳。但饶是如此,汗水还是从他们坚实的胸膛上头滴落了下来。
“今长宁欲修堤坝,使百姓不受旱涝之苦,请龙王爷保佑。”时间临近中午了,不少苦力正坐在一个个棚子下面休息,却看到河水之上,穿行着一艘大船,船上摆着祭坛,不时有人在念叨着祭词,还有人在撒着黄纸。
“听闻你们长宁县要修拦河大坝,也不知道县衙那帮人是怎么想的?钱多烧的么?”一个富商擦了擦胖脸上头的汗水,微微摇着头说道。
“贵客此话怎讲?修建水利,这不是好事么?以后百姓就不要再受洪旱之苦喽。”一个茶棚的掌柜,一听这话,便有些奇怪的说道。
“嘿嘿,你这就不知道,想要修建堤坝,必须先拦截住部分水流。而这罗塘河西高东低,水势不小,冲击力不弱,想要堵住这水,实在困难。你们听说过浮山堰没有,当年梁武帝想要在淮水中修建浮山堰,耗费二十万民工,花了两年时间才修好。这其中,死去的人就超过十万人。虽然罗塘河比不得淮水,但凭你们一县之力,也是够呛。”那富商也是见多识广,正好此时闲得无聊,便跟人多扯了两句。
“这么说来,这拦河大坝是修不成了?”掌柜的看着宽阔的罗塘河,心里有些担忧。他是长宁本地人,当然希望这里不会再发生灾难。
“难呐,很难呐。”富商摇了摇头,虽然他口中喊着很难,但他却可以确定,这根本就没有丝毫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