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安邦基金会

文定山河 Mr雷 1160 字 9个月前

郑公认为,叫“济世基金会”好一些,而杨老,坚持要用“安邦基金会”,理由是这些钱不光用来济世救人,还拿来军用、政用,端得安邦定国。

苏林和刘彦不禁一阵头大,最后任由二老争执,刘彦在一旁说起苏云的往事起来。

大概过了一刻钟,二老胜负已定,因为是由杨老题字,主动权掌握在杨老手中,最后郑公败下阵来,同意使用“安邦基金会”这个名字。

但郑公还是不服,原因是杨老拿着主动权不公平。

也庆幸这杨老掌握着主动权,否则也不知道这两活宝会争吵到什么时候。

名字确定下来了,下面诗会却还没有散,既然决定办这个基金会,便要趁热打铁,在扬州上流中流几近齐聚一堂之时把这事敲定。

“诸位兄台,诸位扬州的知名人士,我是苏林苏文邦。”

众人还在讨论着方才诗会上发生的一幕幕,此刻三楼却传来一道声音,众人抬头,只见苏林站在上面。

苏林扫视了一番玉满楼内部,这才继续说道:“方才刘知州告知,陛下下诏在扬州组成一个安邦基金会。”

“安邦基金会,这是什么?”

一些人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都有些迷茫,连忙身旁之人,有些则因为苏林和岳飞早就放出风声,所以这时都交头接耳,不少人听说后,才恍然大悟。

“此番举动,是为国为民,刘知州身为陛下钦定的知州,愿拿出三千两白银,作为基金会首批基金!”

“郑公则捐出五千两,杨老捐粮食五百斤,白银三千两。”

“而我苏林,作为大宋学子,自当尽力,以后每月,愿捐出白银千两,粮食三百斤!”苏林道,“此事需各位量力而为,更不会强迫各位!”

岳飞早有准备,立马道:“鹏举愿捐一千五百两白银!”

秦桧和唐寅也纷纷表示会捐出银子,另外又有十几人捐了数目不等的钱粮后,一些贵妇人、千金,甚至青楼才女见四大才子和苏林都捐了钱,都纷纷尽了微薄之力。

随后便是扬州大部分学子,于是,在层层带动之下,一楼那些观赏的富商们,一个个也掏出了银票,其中一人为了得那金牌,竟一次性捐出三百两黄金和万斤粮食,甚至玉满楼的张掌柜,也捐出不少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