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一件小事引起的恐慌

李璟没有继续追问,而是让众人都退了下去,只有李定北留了下来,他心中有些好奇,像李璟这么聪明的人不会看不出合不勒的问题,可是为了合不勒还在训斥大唐的官员,这显然是不符合常理的。

“你是在好奇父皇为什么训斥你们吗?”李璟看了自己儿子一眼,到底是生了一个儿子,脸上已经不显稚嫩,常年坐朝理政,已经成熟了许多,身上也多了几分威严,李璟对此很满意。

“父皇圣明,那合不勒明显是一个阴险狡诈之人,日后必反无疑,父皇为何如此重视合不勒?”李定北忍不住询问道。

“合不勒此人野心勃勃,表面恭顺,实际上只要逮到了机会,必定会反叛,这一点我们都知道,但现在他没有反叛,还是一个功臣,朕若是要杀了他,恐怕草原上人心惶惶,所以朕不能杀他。”李璟摇摇头,说道:“父皇之所以训斥你们,不是为了合不勒,而是为了朝廷。潘军不过是一个小人物而已,但往往就是这样的人,坏了我们朝廷的名誉。不要以为这是一件小事,有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一件小事,会坏了大事,官员们高高在上,也只有那些胥吏们才会接触那些百姓,在百姓眼中,这些胥吏就是朝廷,胥吏们不尊重国法,残暴百姓,你说百姓们会如何看待朝廷,长久下去,朝廷在民间哪里有什么威望可言。”

李定北听了面色苍白,双目中有畏惧之色。他也是一个有大志向的人,希望将自己的王朝经营的很好,不说能超过李璟,但绝对要保持,好让自己这个“太宗文”皇帝当的名副其实。

“父皇高瞻远瞩,儿臣自惭形秽,回去之后,一定认真思考。”李定北赶紧说道。他决定着回去之后,一定和政事堂汇合,好好整治一下朝纲法纪。

“你大哥他们都已经到了适婚的年纪了,作为皇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延绵皇室血脉,在你皇祖父这一支,也就是你父皇一人,索性的是你的兄弟很多,朝中可有什么人选?”李璟笑眯眯的望着自己的儿子。

李定北嘴角露出一丝苦笑,这明摆着就是试探自己了,当下想也不想,就说道:“这点父皇做主就行了,哪里有弟弟给兄长做主的。”

“行了,下去吧!多听多看,少说。记住了吗?”李璟叹息道:“诸皇子争夺皇位,只要控制得当不是什么坏事,免得放出去了,自己的王朝为他人做了嫁衣。等平定了西域,就该册封你为太子了。”

“儿臣遵旨。”李定北忍住心中的激动,缓缓退了下去。

“高湛。”李璟想了想,说道:“宫城之外设一面大鼓,鼓声响起,整个皇宫都能听见,叫做登闻鼓,鼓声响起的时候,无论皇帝在干什么,都必须要上朝听证,解决问题。将这一条作为皇室铁律,只要是我李璟的子孙后代,都必须要遵守。免得后世出现昏聩帝王,连朝都不上,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传闻登闻鼓是朱元璋发明的,但实际上,在上古时期尧就曾经设立了登闻鼓,《帝王纪》记载着“尧立敢谏之鼓”,李璟只要不出征,基本上都会日日上朝,只是上朝的时间比较晚,基本上都是在辰时两刻,也就是现在八点左右,当然,臣子们起床时间更早。

合不勒回到自己的驿馆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沐浴更衣,出了皇宫的时候,他就发现自己的后背已经湿透了,这是面对李璟的结果,就算是现在,他还感觉到两股颤抖。

好不容易坐了下来,刘萼赶了过来,询问道:“大汗,情况怎么样?李璟怎么说?”

“皇帝已经决定让我出兵了,我也没有拒绝。”合不勒苦笑道:“这虽然和你预计的一样,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哎!不愧是天可汗,行为举止让人捉摸不透,和煦的面容下面,掩藏的是威严,一举一动都远超寻常人,说他高瞻远瞩都没有说错,此人不可小觑。”当下合不勒又将潘军的事情说了一遍。

“这不过是一件小事,居然让他大发雷霆。”刘萼也深深的吸了口气,说道:“说出来的话,是如此的发人深省,难怪赵宋也好,契丹人也好,西夏、金国都被对方击败,如此说来,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个人是太可怕了,一件小事就已经上升到治国的高度了。”

“是啊!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样才回到驿馆的。”合不勒苦笑道。

“大汗,这里面恐怕有什么阴谋,我们不得不防啊!”刘萼眼珠转动,又在下眼药了。

“可不是嘛!现在他让我领军去西北,我心里都是胆战心惊,生怕这里面有什么事情会发生。”合不勒心中有些担心,李璟问的太干脆,自己回答的也很利索,正因为如此,他才担心,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阴谋,更或者说李璟根本就没有看上自己。

“若仅仅只是处罚一个人也就算了,我担心的是李璟会借着机会,彻底整顿朝纲,这才是最主要的。”刘萼低声说道:“大唐已经如日中天了,虽然有一些小人,但瑕不掩瑜,对于天下人来说并不算什么,他李璟仍然是明君,可若是下面的人都变坏了,就算李璟再怎么英明也没有什么用,大唐还是会被天下百姓唾弃的。”

“应该不会吧!这种情况实际上并不算什么,狗仗人势之辈比比皆是,一个潘军并不算什么,难道大唐皇帝会出辣手?”合不勒有些不相信。

实际上,他不过是想摆一下李璟的脸色,没想到李璟借机发难,将这件事情闹大,想这些狗仗人势之人,莫说是在中原,在草原也是有不少的。可就是李璟,居然大张旗鼓的闹了起来,为此还是训斥了政事堂的几个宰相,甚至还包括最近坐朝理政的秦王,这是前所未有过的,说明李璟对此事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