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在马上沉吟许久,朝王德化问道:“王德化,这条道路是什么时候修的?”
“回圣上,这条官道是崇祯十七年修的。当时天津往京城运送货物的马车越来越多,原先的道路不堪重负,天津王便出资修了这样一条水泥路。这条路修成后,从天津输往京城的各色货物大增。”
顿了顿,王德化说道:“不过这条路实际上只修了一半,只在天津地界上修,进入顺天巡抚的地界就还是土路。天津王有意让顺天巡抚修建另外一半,当时的说法是天津出一半钱顺天出一半钱,后来天津王又说愿意出七成钱。顺天巡抚刘元涛始终不愿意,说天津出所有钱都不修。”
朱由检听到王德化的报告,眉头一皱,骂道:“混账东西,如此利国利民的道路,顺天为何不修?派人去查一查这个刘元涛,看他是不是和江北军有所牵连,故意为难天津王。”
“如果查实了是个佞臣,就拿下他!”
王德化弯腰喊道:“奴婢接旨!”
朱由检吸了口气,好久才回复心情。
往前走了一段,朱由检看到远处有一个村庄,一指马鞭说道:“走,去天津的农村中看一看。”
二十多个乔装为家丁的番子立即骑出了官道,快马奔往那村庄中去了。番子们先去村庄中检查一遍有没有歹人,确定了没有危险,朱由检才缓缓驱马而去。
那村庄看上去十分富庶,农家的房子都是清一色两进的院子。院子都是砖瓦砌就,外面涂着雪白的石灰。院子门口都修有小型门楼,乍一看,倒像是几十个小地主的宅院挤在一起。
村子外面的道路是土路,但一接近村子一里路,就全变成水泥道路。
此时麦子已经割完,播种时候还不到,正是农闲时候。村子里的人本来都在院子里消遣时间,却被番子的马蹄声惊到。村民们一个个站在自己的院子门口,惊奇地张望发生了什么。
朱由检进了村子,看了看周围的百姓,发现那些百姓虽然都穿着朴素的棉衣,但棉衣都颇新,没有一个人身上打着补丁。这些农民虽然在乡野,但身上和头上都十分干净,显然经常洗澡,不似其他地方的农民蓬头垢面。
跳下了马,朱由检朝周围的百姓说道:“本官打扰诸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