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蒸汽机车动起来了,李植点了点头。苏老三的第一次尝试能造出这样一台蒸汽机车,已经算是不容易了。
实际上,火车的蒸汽机车的技术难度高于轮船的蒸汽轮机,因为轮船上的轮机可以做得很大,占用空间多一些也无所谓,只要把蒸汽机做大并且搬上轮船就可以。而蒸汽机车是要在极为有限的空间中施展力量,对工业设计和管道布局都提出了挑战。
在原先的历史上,1781年瓦特的蒸气刚刚经过改进能够带动转轮设备,1783第一艘使用蒸汽机的轮船就下水了。而第一台蒸汽机车要到1814年才由乔治斯蒂芬森研制成功。可见火车头的技术难度远高于轮船。
第一步能把蒸汽机搬上钢轨,就算是成功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不断地改进这台蒸汽机车,提高蒸汽机的功率,改善管道设计,以及,李植有些偏执地认为要改变这丑陋的外观。后世的蒸汽机车一看上去就让人感觉到一种力量感,而苏老三的蒸汽机看上像是个大水壶。
李植穿越前也了解过一些原始蒸汽机车的设计图,不过时间久了,李植有些想不起来。李植决定努力回忆一下,争取画出一些局部图纸来,加速苏老三的研究速度。
不过李植对蒸汽机车的科研速度也不是太急。毕竟辽东省铁路的建设需要时间。铁路全部建好通车起码需要一年,只要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苏老三能够改进成功就可以了。
####
李植坐在“天津市政厅”的“勤政厅”中,看着坐在下面的一些士绅家族,若有所思。
天津市政厅是李植新建的一个政府行政设施,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成,建得很高大。建筑有三层,将天津政府的各个部门全部放了进来。在市政厅的一楼有办事厅,各个部门都在这个办事厅设有办事窗口。市民们需要办理什么事务,跑一次就能在市政厅内全部办好。
这样的设计,当然是方便了市民。当然,这种结构折腾了官吏,不过在李植治下的天津和山东,这不是问题。
所谓吏滑如油,那些官府里的吏员都是见风使舵的角色。以前遇到吃拿卡要的上司,他们自然跟着吃拿卡要。如今遇到铁血无情六亲不认的李植做上司,动不动派纪检组来整风,他们自然也要收敛手脚,老实办起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