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营寨

明末工程师 米酿 1105 字 9个月前

郑开成问道:“伯爷的意思是?”

李植笑道:“洪承畴仗着他有四万兵马,不把两万人的鞑子营寨放在眼里。他却不知道,鞑子把我们在青山口筑的营寨都学去了,以火器守寨,这营寨不是那么好攻打的。既然洪承畴怕我们上去抢功,就让他们在前面吃些苦头,见识见识什么叫热武器吧。”

钟峰听到这里,哈哈大笑。

郑开成拱手说道:“伯爷高明!”

####

第二天,众军拔寨出征,往东北方向攻去。洪承畴治军谨慎,一路放出无数斥候,仔细侦查周围的情况,花了三天才走到鞑子扎营的笔架山。

到了笔架山,四万明军气势如虹,把鞑子的营寨团团围住。李植的一万五千兵马守在后路,作为殿军督战。

李植骑马立在中军,拿望远镜观察着远处的鞑子营寨。

鞑子的营寨建在一个凸起的小丘上。那小丘不高,营寨的寨脚下面是一个缓坡。缓坡三、四米落差、四十多米长。整个营寨随着小丘的地形而建,成圆形,周长大概有五、六里。营寨外面挖了四道深深的壕沟,那些壕沟都有一丈宽,难以逾越。营寨的南面有一条小河,河水流进护寨的壕沟里,把那些壕沟变成了护城河。

鞑子在青山口吃了大亏,对李植当初建设的热武器营寨十分佩服,这一次全学去了。李植用望远镜仔细看,发现营寨外面的地面上插着地刺,再后面是铁蒺藜。在营寨的寨墙上面建有木棚防雨,让火绳枪手在雨天依旧可以战斗。

李植看了那营寨的严密布防,暗自赞叹。满清不愧是这个时代最有生命力的军事组织之一。虽然他们一直依赖的骑射本领被李植的热武器打败了,但他们马上就转过了弯,开始装备热武器迎战,反应速度实在是快。

反观明军,从朱元璋开国时候就大量使用热兵器。但这些年来,却是一年不如一年。到现在不说大量装备火铳,野战时候大炮都没有几门。如今明军和清军对战,大炮还没有清军多。

这样的兵马对抗满清,明军还能撑几年?

看到李植使用望远镜观察敌军营寨,洪承畴等人都是十分的羡慕。看李植拿着望远镜细细窥探的样子,众人就知道这望远镜肯定能看得很远。听说西夷有千里镜,可以看清十几里外的人物。不知道李植的双筒工具,和西夷的千里镜比起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