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强调什么的时代,天下间便越缺少什么。人们推崇忠义,是因为忠义不常有;人们推崇道德,是因无德之事横行。
燕北不推崇道德,也不能推崇忠义,他推崇才能……因为君主由始至终都觉得自己太缺人才了。
以前的燕氏不过是割据北方的草台班子,尊卑礼乐都显得不太重要,但现在不一样了,要做天下表率首先便要有尊卑观念,以至于燕桓不能称他耶耶、燕熹不敢叫他阿翁,他们都要唤那冰冷无趣的称为——父王。
至北宫他本是想和两个儿子聊聊天,结果碰上赵云马超辞行。临走前必然是盛大的宫廷宴会为两个地位上举足轻重的将军送行,待到忙完已至深夜,儿子早就被甄姜带着回寝宫休息,燕北却不知道自己该去哪。
有些决断不是转瞬之间便可下定的,何况田策之事仍旧悬而未决。过去他不知道天下有这样的事,百姓蒙受苦难并不全是她的错。但现在既然甄尧把事情告诉他了,他知道后就必须想出解决办法来,因为不论别人怎么实施,挨骂的总归都会是他。
当乡野骂声高涨,便又是一个桓灵之世。
晚间饮宴令燕北头脑昏沉,断断续续地想着很多事情,于榻上翻来覆去却如何都无法入眠。醉意醺醺地披着薄氅在宫室中一下一下敲着编钟翩然起舞,将宫人吓得半死。
过去身为草莽,燕北便曾想过皇帝不是个好差事。站得越高自然望得越远,但同样的是站得越高也越看不清脚下。过去在一县一郡之间,他能视百姓如子民,哪怕他身为叛党,人们会因他背叛汉朝投身二张而责怪他,却从来没有哪个百姓说他燕仲对百姓不好的。
一个都没有!
今时今日,他富有半壁江山,心里装的都是讨袁除曹平天下,满脑子兵书战册,旗纛之下数不尽贤才猛士踊跃而出……他离天下越来越近,他离百姓越来越远。
他以为自己简朴依旧,以为自己仍然像个百姓,如草莽时一般,可那都只是他以为。有哪个百姓夜里睡在宫殿,晚餐饮下两斗凉州葡萄酒,睡不着砸得编钟叮咣乱响?
或许他燕仲卿的确是诸侯中最简朴的,可那也与百姓有着根本的不同。他觉得钱财身外之物并不重要,因为赵国富有四海让他忘了早年与野狗争食;他以为自己什么都做过就什么都懂了,其实他除了如何让敌人与自己人战死之外一无所知。
巍峨赵王宫的幽深宫墙挡住别人的视线,可又如何没挡住他的眼?渐渐的,他和自己曾经嘲笑过的灵帝一样,赵王宫与皇宫一样成了囚室,不需人蓄意便蒙蔽了所有视听。官吏有意地报喜不报忧,甚至他们根本不在乎治下少量百姓的死活——只要他们能交上赋税,非亲非故谁会在乎别人呢?
赵王宫像困兽怒吼的编钟停了,赵王不再颓唐,醉意熏熏的双眼露出奋进的意味。他不是无所事事的灵帝刘宏,开国之君与末代皇帝间最大的差别便在于,没有制衡没有撕扯、只要手握大权的他想,世上没有什么事是不能成功的。
沉沉睡去的燕北最后一个想法,是想到辑校寺。
过去他很难说辑校寺究竟是什么样的官寺,掌握什么样的权力。它像御史台,却不是御史台;它像间谍寺,却又不单单是间谍寺。创立辑校寺的初衷是为了督察朝臣,将躲在暗室中阴沉的暗杀防患于未然,免得大司马步过去诸多大将军的后尘,但渐渐的辑校寺变了味道。
皇权已不是燕北最大的威胁,辑校寺转向外部、转向内部,渗透天下诸侯、监督天下百官。这样一个机构月消千金,臃肿而庞大,可一旦出手便是石破天惊……刘豹被刺死在自家宅院,监察天下秘密。
但燕北从来不觉得辑校寺的存在是光彩的、是荣誉的,恰恰相反,辑校寺是阴暗的、可耻的。
但是今日,甄尧的话让他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他一手创立的辑校寺,它并非仅仅有集权的一面。寺众郎大多贫苦,日子过不下去才需要多一份收入,以忠诚换取钱财,以求可以度日。
这未必是坏事,至少对百姓、对燕北,都不是坏事。
清晨,宿醉的燕北整理衣袍,踱步走向董公,便见燕桓骑着张鲁送来的矮脚小马挽着一斗小弓于东宫外复道中往来驰射,射术天分和他爹一样十发九不中,羽箭巧妙地躲过所有箭跺落在青石地上,小模样却精神地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