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马夫与养马

尚书局的名义 爽神 1150 字 10个月前

马夫是近来招募的,现在,随着新小镇的落成,十几天过去,已经有一些流民来要吃的。郑泷择其中老实憨厚的,雇佣了一批做一些最底层的工作,象给小镇打扫街道,铲除狗牛马屎,扫除垃圾,烧掉枯叶,……,甚至修建公共绿化带的花草树木,这些工作,都以一两二钱的银子雇佣着。

一两二钱,足以买六斗米,一年下来,就是七石二斗,足以养活两口人。

做流民的,基本上已经是穷得打鬼,甚至穷得“见者落泪,闻者伤心”,基本上到处流窜,找得到糊口的营生,就顿顿吃稀吊命,找不到活计,就饿死算逑。沟死沟埋,路死插牌。

现在,郑泷虽然给的薪水也算低廉,可胜在稳定,只要用心做工,养活自己没问题。如果老婆做工,一家养二个子女都没问题。

因此,郑泷一招募,顿时抢破了头,现场那个人仰马翻啊,你挤我我挤你,大家伙一起挤别人,就这么闹腾了老半天,郑泷不耐烦了,叫来士卒,挥棒让他们学会了排队讲秩序。

现在,流民已经招募了近四百。

于是,整个小镇也舒适了许多,至少,大街上衣衫褴褛的乞丐儿,少了许多,大多新招募的底层工人,纷纷穿着自己最好,最新,也可能是家破前最近买的那套衣服,走上街区,为镇民服务。

象马夫,郑泷就雇佣了五十个。虽然他们没有什么养马的知识,连伺候过大牲口的都不多,可郑家村可是有人家常年养驴,养骡子的,象周家,养牛的不在少数。

于是,你教我,我帮你,彼此互相提携,学习养马的知识。

郑泷又不像明太祖,把马匹按户发下去,严令养好。

也就是因为这个政策,好多人家家破人亡,于是,想出了狡猾的应对法子。

明史记载,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清点全国兵马数,官兵1,204,923人,骏马仅45080匹。而基本上靠这区区四万五千匹马做通信军用物资运输,时不时还得靠马接待官吏。可见当时马力的雄健。

只是,明朝的规定不好。定其徭役户数:上等马一匹一百三十八户,中等马一匹一百十一八户,下等马一匹九十八户。

Tip:收藏+分享尚书局的名义,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