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舅笑起来,露出一口大白牙。
盈芳寄火腿的包裹里,夹了封信,说了亲爹妈要随他们一道来探望姥姥、姥爷。当然了,主要是火车上人多,怕看不住三胞胎。
因此吕大舅一来就和萧三爷熟络地聊开了。
明明没照过面的两个人,愣是聊出了老乡见老乡的情分。
边聊边挨个抱了抱三胞胎,白嫩嫩、石墩墩的,养得真好!一看就是城里人……
咦?不对啊!外甥女不是说已经不在省城随军、而是回老家了吗?老家那不就是乡下?
同样是山旮旯小山村养出来的孩子,为啥外甥女家的三胞胎如此健壮、白净,自家的熊瓜娃子却又黑又瘦,像根烧成黑炭的竹竿。有机会一定找外甥女婿取取经才是。
不过眼下嘛——
“大家都上车,县城到额们大队好几里呢。行李放中间,人靠着行李坐,这样舒服点。来,阳阳、暖暖、晏晏,大舅公抱你们上牛车!额们回家去咯!”
“谢谢大舅公——”
嘴甜没坏处。
这不挨个被吕大舅抱上了牛车。
向刚想搭把手,被吕大舅制止了。说这牛认生,得经他的手才能上车。就算大人他也要挨个扶一把。要不然牛会撅蹄子。
盈芳失笑,竟然还有比她家那两头经野牛驯化过来的牛更拽的?
“你别不信,这牛真认生,前不久,大队长赶着它来县里交公粮,回去路上,几个隔壁公社的小年轻搭便车没经大队长,直接往额们牛车上跳,结果被大牛撅蹄子掀翻了,摔了一屁股淤青,哎哟喂,到现在还哼哼唧唧地在炕上躺着呢。”
话一说完,吕大舅瞥见牛车上,暖暖丫头捡起他随手搁在车头的牛鞭,在挠牛的左后腿,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慌忙要去抱仨孩子,生怕牛撅蹄子把牛车掀翻了,却见那牛好像很舒服地甩了甩牛尾巴,还扭过头,友好地朝小丫头“哞”了一声。
接下来直到下火车,只要不是睡觉和三餐,秦梅都会带着年年过来。
与其在自己车厢跟婆婆、小姑相看生厌,动不动被她们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地数落,倒不如和盈芳交流交流中西医结合的对症治疗,或是听听三胞胎的童言趣语。
笑一笑十年少。
秦梅甚至觉得,火车上短短的一天一夜,比她过去几年笑的次数都多。
不止她,女儿的笑容也多了,天天和三胞胎待在一块儿,人也活泼不少。
不禁在心里暗下决定:哪怕是为了保住女儿单纯、甜美的笑容,也要强硬起来,也不会再给那家人伤害自己娘俩的机会。
这列火车是去大西北的,盈芳一家在煤城下车,秦梅娘俩还要再坐一天才到目的地。
“别送了,赶紧上去吧,车开了多危险。”盈芳挥手让秦梅带着年年上去,别在月台逗留。
“有什么事你给我写信,要是事情紧急,你就打我抄给你的那个电话,那是老向单位的,直接找他说就行,能帮我们一定帮。”盈芳不希望看到秦梅娘俩被生活打倒。
秦梅自然知晓她的用意,感激地握着盈芳的手不停道谢。
火车发出“呜——”的长鸣,意味着休息够了要启程,秦梅这才带着女儿依依不舍地跟盈芳家人道别。
年年隔着窗户看了又看,直到月台上的人影越来越小,才转过头对她娘说:“妈妈,舒阿姨和向叔叔人真好。”
秦梅摸着女儿的秀发表示认同:“嗯,他们一家都是好人。”
“好人会见天地吃你拿过去的东西?”秦梅的婆婆阴阳怪气地道,“那红糖、枣子、云片糕可都是真金白银买来的。”
秦梅垂着眼回道:“那也是应该的,没他们,我闺女不晓得被拐去哪个穷旮旯了。送点吃的算什么!要不是在车上不方便,我还想给买几个大件送过去呢!”
老太太气得倒仰:“好你个秦梅!胳膊肘往外拐!等到了地方,非要让振刚休了你不可!”
“行啊,你让他休我。我还不想跟一家没心没肺的过下去了呢!”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