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六零章 大唐军旗(中)

还特么有附议的?看来这些世家明显已经互相之间通过气,一致通过了这件事情。

李二陛下眉头慢慢皱了起来,有些搞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世家全再次联合。

军方一系的老家伙则是抓间时间互相之间以目光交流着意见,最后竟由长孙无忌出面:“陛下,臣亦附议!”

“臣等亦附议!”军方有人带头,立刻又出来一片,其中包括柴绍、程咬金、候君集、薛万钧兄弟。

这下李二陛下也有些坐不住了,看着下面黑鸦鸦一片人头,眉毛几乎拧成了一个疙瘩。

下面的人包括了文武群臣一大半,除了杜如晦和房玄龄、魏征等有数几人,基本上全都站出来了。

这可比上一次弹劾李承乾时候的声势要大了不知道多少倍,让李二陛下有种面对惊涛骇浪的感觉。

最终,纠结的李二陛下还是没有通过众人的提议,沉声说道:“此事……交中书处理吧,弄个方案出来给朕看看。”

“喏!臣等尊旨!”听出李二陛下语气中的坚决,众人齐齐应是,算是结束了这一场众议。

……

早朝结束之后,中书省。

杜如晦、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坐在一起,相顾无言。

良久之后,还是长孙无忌先开口说道:“诸位都收到了秦王的令谕吧?”

“是啊,昨天下午送来的!”房玄龄叹了口气,有些无奈的说道:“无忌,你说秦王殿下这是要干什么?难道他现在不知道自己的处境么?”

“非也,秦王殿下这次虽然有些冲动,但却不失一国亲王的本份。”杜如晦摇摇头,否定了房玄龄,轻轻捻着颌下花白胡须说道:“而且秦王殿下大势已成,就算是逾越了些,只要没有造成极大的后果,陛下亦不会为难于他。”

记住手机版网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八月,天气开始转凉,一封来自于倭国的战报辗转万里,送到了李承乾的桌上。

禁足的日子还没有过去,李承乾依旧无法离开这个看上去很大,实际上很小的院子。

可是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封战报上所写的东西。

李承乾万万没有想到倭人竟然会远比高句丽、新罗、百济还要难缠。

三千码头守军在全副武装的前提下,竟然被两万倭人打的毫无还手之力,最后悲壮的集体赴死。

这其中固然有轻敌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他们缺乏对倭人的了解。

看着手中的战报,李承乾久久无言,他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根据上面的日期来看,事情已经发生了数月之久,相信李佑在那边应该有了应对的方案,否则的话,他应该跟着这封情报一起回来才是。

可尽管如此,李承乾还是觉得心里很不舒服,觉得如果自己不做点什么,终是对不起那三千多战死在码头上的大唐军人。

“来人,拿纸笔来!”沉默了整整一个下午,在杨雨馨等人担忧的目光下,李承乾终于有了反应。

不过鉴于此时李承乾阴沉的脸色,没有任何人敢开口询问什么,只是将纸笔拿了过来,放到了他的面前。

字令尔:等五日之内制大唐军旗、战旗,并通过殿议。大唐秦王:李承乾!

白纸之上,寥寥十余字,加上后面的签名,也不过二十字。

但字里行间却带着不容质疑、妥协的意味。

这是李承乾第一次没有通过取巧的方式向军方提出要求,而且还是得大唐十六卫的大将军。

……

程咬金等人在收到这字条的时候几乎全都愣了,看着那几乎可以防伪的二十来个字,所有人都在沉默。

老实说,对于正在禁足的李承乾来说,这份字条已经远远超过了抗命的程度。

如果被人送到李二那里,估计少不得又是一顿板子打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