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人?应付得来么?”虽然老头子对李承乾留在长安表示不放心,但战场之上生死由命,也由不得他不担心。
毕竟老李只是想把李承乾从长安支开,不想让他这个皇位最有力的继承者在大唐最空虚的时候留下,但这并不等于他就想让小李去死。
“儿臣不会与他们正面对决。”李承乾摇摇头,看着窗外的夜色沉声说道:“儿臣打算学学霍骠骑,去莫北断了曳莽的根,看他二十万无根之木是否还有实力来牵制我大唐数万大军。”
牵制,这个词让李二陛下皱了皱眉头,啧了一声问道:“你都知道了?”
“有一些猜测,不过关于西域,儿臣希望父皇能把西域军团派去作前锋,毕竟他们熟悉那里的地形。”李承乾并不打算掩饰自己已经知道西域、辽东将要叛乱的消息,同时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你觉得你能牵制住薛延陀二十万大军?”李二陛下反问道。
牵制这种东西从来都是相互的,薛延陀陈兵边境二十万,威慑大唐北境的同时的确可以让李二陛下有所顾忌,不敢将全部兵力都投入到东、西两线。
但是李承乾出征漠北对薛延陀同样是牵制,若他真能狠下心在草原上杀个血流成河,老窝被掏的曳莽估计也没有能力向大唐发起进攻。
“父皇,牵制二十万薛延陀人容易,在儿臣看来他们只不过是想要投机罢了,若东、西两线守不住,则薛延陀人一定会乘虚而入,若是东、西两线能够打出反击,估计儿臣就算不去漠北,薛延陀人也会主动退去。”
“所以儿臣此去漠北要做的就是彻底击溃他们,让他们永远也不敢有南下的念头。而且若是时机掌握的好,儿臣认为此行完全可以绕道西域,给西域诸国一个两面包抄,让他们知道什么是随远必诛。”
李二陛下终于知道李承乾的心到底有多大了,原本他还认为把李承乾派出去只是让他牵制一下薛延陀,只要能把薛延陀人挡在阴山之北便可以了。
但是没想到的是,李承乾混小子竟然并不打算正面迎敌,而是打算从背后来一场偷袭,这样算下来虽然略有胜算,但对于定襄城来说,压力便等于大了无数倍,因为他们必须防止薛延陀人的拼死一击。
抱着孩子的李承乾傻傻的笑着,也不管孩子是不是睡了,直接就是一句:“来,叫声父亲听听。”
“你这孩子,怕不是乐的疯了吧,孩子那么小,怎么可能会说话。”长孙皇后被李承乾的表现气的哭笑不得。
“母后,万一会叫呢,您说是吧。”感受着怀里孩子与自己血脉相连的那种温馨,李承乾嬉皮笑脸的说道。
“若真是现在就会叫人,那还不被人当成妖怪!”长孙皇后瞪了李承乾一眼,随后伸出手将孩子重新抱了回去:“去你父皇那里吧,估计你父皇正等着消息呢。”
“那个……”李承乾不自觉得向产房的方向看了一眼。
“你这孩子,怎么说都不听,不是说了男人进产房不吉利么,你马上就要出征,更不应该进。”长孙皇后以为李承乾还在惦记着要进去,面露不悦之色。
“不是,儿臣的意思是,孩子是不是放在母亲身边比较好些?若是饿了也正好有奶吃,再说孩子刚刚出生,有母亲陪着会比较有安全感。”
相比于大唐的迷信思想,李承乾还是比较相信后世的科学神教,后世都说母乳喂养好,那就一定是,后世说孩子靠近母亲有安全感,那也一定是。
长孙皇后有些无可奈何的看了李承乾一眼,叹气说道:“你这孩子,就算是你心疼媳妇儿、孩子,可是你总要让你父皇看一眼吧,再说孩子还没有起名字!你总要让你父皇给起个名字吧!”
“呃……”李承乾有些傻眼,这一点他还真没有想到,刚刚光顾着高兴,竟忘了孩子起名字的事情。
……
两仪殿,李承乾搀着长孙皇后来到老头子的书房,孩子由一边的宫女抱着。毕竟长孙皇后此时也要临产,大着肚子不可能抱着孩子走上那么远。
“儿臣参见父皇,父皇吉祥!”有了娃的李承乾心情大好,又恢复了以前的搞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