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不得的,这件事情我们根本无力反抗,只能照办。”李思摩缓缓摇头:“太子的西域军团很快就要入关,驻扎地就在河套地区,而北境驻守的将军也同样是太子的嫡系,如果我们不照他的意思办,将来……”。
李思摩喃喃自语,与其是说给长随听,不如说是给自己听。
大唐将来不管怎么说都是要由李承乾来继承的,得罪了他将来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不问可知,所以李思摩尽管心中不愿,但最终却只能按照他的意思去办。
接下来的路程,李思摩与他的长随陷入了良久的沉默,直到回到住处,两人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
只是在李思摩回到住处不久之后,那个长随便再次出门,兜兜转转之下来到了东市一家并不怎么起眼的门店前,警惕的四下打量了几眼之后,闪身走了进去。
……
“你来了?可是有什么消息?”并不起眼的门店里面别有洞天,穿过前厅从后面出来便是一个长方形的小院,院子里布置着石桌石凳,还有一片小小的竹林,而说话的人则正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摆弄着一把古琴。
“先生,小人让您失望了。”长随谨慎的行了一礼,表现出来的样子比面对李思摩还要恭敬。
“怎么回事,说清楚。”摆弄古琴的人连头都没有抬,只是声音冷的像是腊月中的寒风。
“小人今天试探了一句,发现他并不想与薛延陀人联合,看上去似乎真的要做一条李唐皇室的走狗。而且,而且今天他被太子召进了东宫,太子让他留下五万青壮。”
长随一五一十的把刚刚与李思摩在路上的对话复述了一遍,随后便老老实实的站在一边等着坐在石凳上那人的吩咐。
“竟然有这样的事,看来东宫那位并不怎么待见你们突厥人嘛。”坐在石凳上的人终于放弃了摆弄手中的古琴,将之放到一边,抬起头来之后露出一张略显苍白的中年面孔。
李思摩的长随嘴角抽搐了一下,并没有接话,因为他实在不知道应该怎么接。
又等了片刻,就在长随感觉两脚有些发麻的时候,那中年人突然再次开口:“你先回去吧,以后不用再来这里了。”
“呃……”那长随愣了一下,刚想问为什么,随后便想到自己似乎很快就要跟着李思摩离开长安了,这里好像真的不用再来了。
但是,但是以后自己的任务是什么呢?这次中年人出奇的没有吩咐任何事,难道以后便不用自己了?或者是自己已经没有利用的价值了?
踌躇着离开的长随有些失神,胡思乱想中根本没有注意到身后已经有两个人跟了上来,就在他转过一个街角的那一瞬间,雪亮的刀锋掠过了他的脖子。
死人,的确是不用再去那个不起眼的门店了!
李思摩,也叫阿史那思摩,李姓是李二陛下赐的。
这家伙自从上次策划了袭击李二的事情之后,虽然没有被砍头,但也没得到什么好的结果,带着一群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突厥人缩在河套地区一直就没有出来过。
可是眼下老李的命令下来了,让所有突厥人全部北迁,于是李思摩的春天也就到了。
……
“老臣李思摩参见太子殿下,不知殿下召老臣来有什么吩咐?”未时初刻,这位不怎么受待见的家伙出现在东宫,点头哈腰的表示着恭敬,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很正。
李承乾最是见不得这种低三下四的人,忍不住皱了皱眉头:“直起腰来说话!”
“喏,老臣遵令!”
“突厥现在还有多少人口?这次北迁可有什么困难?”李承乾对李思摩这种人很不感冒,便也懒得与他废话,直入主题的问道。
“回殿下,突厥尚有人口三十余万,北迁的事情没有任何困难,谢殿下关心。”李思摩也知道自己在李承乾这里不受待见,毕竟上一次刺杀过人家老子,而且还差点害的人家丢了性命,眼下想要挽回已经是千难万难。
“留下五万青壮,男女各半,本宫会在边境给你准备万石粮食,你可愿意?”
李思摩很想说不愿意,但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深吸一口气说道:“殿下能说说原因么?五万人不是小数量,将这么多人留下,臣需要一个正当的理由。”
“人数太多,粮食不够这个理由怎么样?”李承乾端起茶盏,漫不经心的说道。
古时历来有端茶送客的说法,也就是说当主人家不想与客人继续聊下去的时候,就端起手边的茶但却并不喝,这个时候客人应该明智的起身告辞,否则只会让双方都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
李思摩不管怎么说当初也是突厥的贵族,关于中原的一些文化也有着一定的了解,甚至就算是当年不了解,经过这么多年寄人篱下的生活,也掌握了一些。
所以当他看到李承乾做端茶送客状时,心中忍不住暗叹一声,无奈的起身告辞。
……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很奇怪,有些人会让人见面即生好感,也有些人会让人见面即生厌恶。
李承乾对这个突厥的贵族便是这种感觉,看着李思摩离开的背影,他无论如何也生不出任何一丝好感。
许敬宗、李义府这样的奸佞之辈他可以笑而应对;松赞干布这样的枭雄他也可以与之侃侃而谈;一群勋贵纨绔他更可以嬉笑怒骂。但对于李思摩……他试图改变自己对这个人的态度,但最终却发现这只是徒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