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臣领命。”
老苏是一个职业军人,他不想管突厥人迁徙出关的目的是什么,反正李承乾的命令是边境戒严,那就戒严好了,简单、直接便是军人最大的优点。
“承乾啊,陛下那里……”所有人都退到一边之后,李道宗往李承乾身边侧了侧身子,善意的提醒道。
人老奸、马老滑,李承乾如此大规模的调动军队,李道宗很担心会出什么问题,善意的提醒也是一种警告。
李承乾对此报以微笑,淡淡回答:“王叔放心,本宫一切都是在按父皇的旨意在办,不会出问题的。”
“那就好,那就好啊!”李道宗连连点头,心中却在吃惊李承乾受宠的程度。
明明前段时间被收了兵权,可没过多长时间又还给他了,这可是亘古未有之事,由此可见小李的处境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道宗王叔,眼下您手里的战俘还有多少?什么时候能够到达长安?”就在李道宗胡乱琢磨的时候,李承乾再次开口。
这一次难得人来的齐,多了解一些情况也是应该。
“人数大概还有十四万左右,到长安的话……应该在两月之后吧。”李道宗回答道。
李承乾大致上计算了一下时间,再次问道:“能不能加快一点速度?咱们这边可是缺人缺的厉害。”
“尽量吧,回京这一路每日行程都是有规定的,就算是快应该也快不到哪里去。”李道宗直言说道。
这并不是他在推诿,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必竟数万大军在外征战年余,若是真的不顾一切往长安赶路,天知道李二陛下会怎么想,搞不好会以为这支军队叛变了,打算兵谏也说不准。
李承乾毕竟也是带过一段时间兵的人,对李道宗的解释默不作声的想了一会儿:“这样好了,回头我会向父皇提一下,尽量放宽一些你们回京的速度,也可能会有别人来接受这些俘虏,总之事儿回头听我的通知吧。”
“老臣遵令。”李道宗微一躬身,算是得了命令。
必竟老家伙资历摆在那里,李承乾也不能强求他非要站起来行礼。
安排好了国内的两大军团,小李的目光终于转向薛仁贵。
由薛仁贵率领的左武卫一直在松州附近驻扎,封锁着吐蕃、吐欲浑进入大唐的要道,老李同志似乎已经将他们忘了,一直也没有将这支部队从李承乾的手中收回去,所以眼下左武卫还是会听从他的调遣。
果然,李承乾回到东宫的时候崔钰已经等在那里了,茶盏中的茶汤淡入白水,很明显是等了有一段时间。
“查的怎么样?我们的人在什么地方,伤亡如何?”没有废话,李承乾直奔主题。对于一个等了很久的人,没什么比单刀直入更能分散注意力。
“尉迟小将军依旧停留在漠北,并没什么人受伤,也没有人攻击他们,反倒是薛延陀的几个王子之间打的不可开交。”崔钰这次回来应该是查到了不少东西,脸上那种紧张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古怪的表情。
“能联系上他们么?”在知道尉迟宝林等人安全上没有问题之后,李承乾松了口气,否则他还真不知道怎么向老尉迟交代。
“可以的。”崔钰苦笑回答。
他现在已经习惯了李承乾传令兵的身份,所以也不怎么抗拒,只是想到自己一届地府判官,现在却成了作弊器一样的存在,心里有些感概。
“那就这么定了,晚上把人都召集到一起,我们好好讨论一下。”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李承乾正是这样的一个人。
刚刚老头子在两仪殿安排的事情分明是将军权再次还给了他,如果这个时候不善加利用,总是有些对不起他老人家。
……
是夜,诡异阴森的会议室中再次人声鼎沸,其中以尉迟宝林的声音最为宏亮:“我给你们讲,薛延陀那帮龟儿子实在是太怂,我们只两千人一个冲锋立刻就阵形大乱,逃跑的,拼命的,投降的什么样的都有,到了后来竟然窝里反,自己先干起来了,把我和二愣丢在一边无人理会。”
“那是因为你小子命好,被安排到西域军团,如果老子也在那边,哪里还有你吹牛的份儿。”这声音是程处默的,辽东军团正在后撤的途中,每天除了赶路还是赶路无聊的紧,赶上这次会议也算是找到了一个放松的机会。
“你们两个就不能消停一会儿么?薛延陀内乱和你们有什么关系,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吧?”某纨绔实在看不下去两个憨货吹牛的样子,忍不住讥笑他们,随后惹来尉迟宝林和程处默的报复。
李承乾的坐在一个角落之中冷眼看着一群旧友闹腾,身边是李道宗和苏定方、薛仁贵、松赞干布,再远一些是王玄策、白文墨、包龙图等人。
这是贞观十年第一次太子系大聚会,数十近百人聚在一起热闹非常。
“高明,以前总有人说你是神仙弟子,老夫总是半信半疑,现在看来……”李道宗虽然不是第一次来到这片空间,但心中那份震惊却依旧无法掩饰。
西域军团还在玉门关外,辽东军团刚刚过了幽州不远,而李承乾则是身在长安。这三个地方相距何止千里,但在这片空间中却可以面对面的交流,就像真的身处同一室中。
都是打老了仗的人,信息对战争的重要性谁都知道,来到这片空间的第一时间李道宗就想到了它的用处,也意识到了李承乾只要不犯大错,依靠这片空间基本上便可一生立于不败之地。
“王叔过誉了,一切都是运气罢了。”李承乾并不想过多谈及这片空间的事情,这是他最大的秘密,无论如何他都不想与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