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百姓在吵,城里面的士兵与军官也在争论,外面那些百姓里面或许就有他们的父母亲人,这些本就无心再战的士兵怎么可能对他们下手。
而此时百姓围城的消息已经被送进了皇宫里面,新任的皇帝陛下高藏在听到消息之后,整个人颓然坐倒,目光幽怨的看向一边的渊盖苏文:“爱卿,你,你看现在如何是好?”
如何是好?渊盖苏文也想知道如何是好,可是他现在已经无人可问,只能在心里暗叹一声: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他渊盖苏文有大志向,有大毅力,如果不是……如果不是遇到荣留王高建武那个废物,高句丽绝对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如果不是高建武对大唐戒心太重,不停修建长城,怎么会引起李世民的警觉?
如果不是高建武执着的不肯将前隋那些汉人的遗骨还给大唐,怎么会引来唐军的进攻。
如果不是高建武懦弱无能,以至于让高句丽官场腐败,大批有志之士被陷害至死,偌大的高句丽又怎么会没有可用之将。
当然,最关键的是高建武迟迟不肯让出皇位,不肯作一个傀儡,如果他肯的话,高句丽一定会在他渊盖苏文统治之下崛起,即便是面对大唐百万雄师,又有何俱。
可惜现在说什么都晚了,高句丽已经完了,即便是外城不丢,高句丽又能坚持几天?就算是大唐真的退兵了,只余一座孤城的高句丽又如何能够逃出另外两个邻居的魔掌。
别看现在新罗与百济两个不断派人与高句丽联系,那是因为看在城里还有十来万守军的份上才会这样做。
如果他们知道这些守军只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只怕不等大唐来进攻,他们便会第一个冲上来。
“大莫离支,就个时辰的时间就要到了,您看,我们应该怎么办?”良久之后,面对久久无语的渊盖苏文,高藏再次开口询问道。
“不用想了,打开宫门,我们投降!”
前面就说了,高句丽实际上已经没有了战争潜力,兵虽然还有一些,但是这些兵多数都是老爷兵,根本打不得仗。
高句丽已经立国多年,与大隋的战争也打过几次,每次虽然都被打的惨不忍睹,但最后他们的确是守住了鸭绿水,并没有让任何一个隋兵过到鸭绿水以东。
等到后来大唐立国,荣留王惧怕李世民,所以他在不断修建长城的同时,也将精兵强将全都派到了边境,至于他的伪长安……所有守军都是一些富户子弟或者是高门子弟。
这样兵自然也就成了老爷兵,平日里不管是装备还是军饷都是以他们为最优,可是要说打仗那真是跑的比兔子都快。
是以这次夺取高句丽都城才会这么容易,高句丽的抵抗也只是象征性的,并没有与唐军拼命。
这让包括李道宗在内的所有人都有些措手不及,本打算牺牲一大批人才会取得胜利,却没想到人只死了不到两百,就已经将高句丽都城彻底拿下。
“大总管,这高句丽皇城还打不打?那小皇帝可说了,如果咱们进攻他就要把皇宫给毁掉。”小段有些兴灾乐祸的站在高句丽皇城的城门前面,看着上面紧张的守军向李道宗问策。
“毁不毁也都这样了,难不成你小子还想退出去?”李道宗同样观察着皇城,下意识的回答了一句。
这老头子想的全部的想法都在怎么攻破皇城,至于说高藏会不会自毁都城,这一点李道宗可以很确定的说:现在不会了。
为什么?因为高句丽大多数人都已经没有了战斗的意志,他们现在只想投降。或许高藏想死,或许是别人想让他死,但是在大多数人想活的情况下,他们根本没有能力把整个皇宫给烧掉。
“退出去是不可能了,小侄就是琢磨着吧,是不是咱们稍微打一下,吓死这小子算了。”段瓒一副不着四六的样子说着。
仗打到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高藏也好,渊盖苏文也罢,这帮人就是有天大的能耐也翻不起什么大的浪花来。
以前他们还有个城池可以依靠,现在伪长安已经被辽东军团控制,仅凭一个皇城,纵有雄兵在内,缺少后勤补给也难有大作为。
除非他皇城里面那两万左右的军队个个都是不怕死的英雄好汉,或许有可以护着他们杀出一条血路冲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