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等人忙不迭跪倒,以配合皇帝陛下的装逼。
杨丰这才缓缓落下。
“走,继续向前!”
皇帝陛下一挥手说道。
然后船队浩浩荡荡通过夔门。
仅仅三小时后,这支船队就突然间出现在巫山百姓的视野中,紧接着巫山城内一片鸡飞狗跳,包括岸边那些东吴战船上也是同样一片鸡飞狗跳,在这混乱中杨丰的座舰连理都没理他们就扬长而去,等顾雍和吕蒙等人从城内出来的时候,正好看到船队的尾巴在他们视野中远去。
这两人一下子傻了眼。
他们清醒过来后以最快速度登船在后面追赶,不过这时候追已经没什么用了。
滟滪堆向前没有阻碍了。
至少对于顺流而下的船队来说没有什么阻碍,就这样一直到临近秭归时候才遇到真正的险阻泄滩,但皇帝陛下在江心走了几趟之后那些小的礁石也全部清理,直接通开一条深度近三米宽度超过二十米的通道。就在一路追赶的吕蒙等人好不容易看到皇帝陛下船队的时候,这支船队已经再次启程向前,因为整个航道水文在杨丰通开这条通道后完全改变,吕蒙的船队领航船按照以前习惯顺流而下结果一头撞上了浅滩。
当然,这个杨丰就不知道了。
他的船队顺流直下过秭归到达下一道险阻青滩,这里最大的问题是枯水期水位下降礁石出水阻碍航道,最终将所有大船逼入一条比船身长度宽不了多少的航道,而且还是一条s形航道,而且航道底部因为岩石河底有高低不平形成明显的水位跌落……
当然,遇上皇帝陛下统统不值一提。
杨丰还是走了几个来回。
然后他在岩石的河底硬生生凿出一条专门的通道,同时堵塞另外几道无用的水流,将江水逼入这条通道紧接着险滩变通途,船队鱼贯而下迎着晚霞到达最后一个鬼门关崆岭滩。这里同样是巨大的岩石横断江心,这鬼地方就是蒸汽船都撞沉过一堆,船头必须正对巨石以硬撞的勇气开过去,才能在撞上一刻被水流推着自动远离并安全通过乱石丛生的航道,后世人们为提醒通过的船只,在这块巨大的岩石上写了三个大字……
对我来!
但一切险阻遇上皇帝都是渣渣!
皇帝陛下在一队上行的民船上那些船工颤抖地膜拜中,直接让这块巨石和周围那些小的礁石一起变成渣渣消失在江水中。
“走,去看看云长的风采!”
回到座舰上的杨丰说道。
然后他的船队通过崆岭滩直奔江陵。
杨丰在成都登船沿岷江而下。
这时候的益州核心区就是蜀郡再加上广汉和犍为两郡各一部分,实际上就是都江堰辐射出的一个扇形灌溉区,这就是天府之国的核心,依赖着这座古老的水利设施,这片土地水旱从人,不知饥谨,哪怕以这个时代的农作物和农业技术水平,这片实际上只有不足一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在东汉的鼎盛时期也养活了两百多万人口,而且是指户籍上的人口不包括奴婢和隐户。
但在这三郡以外都差得多。
不过也有特殊的。
益州刺史部还有一个户数虽不如蜀郡,但人口却超过的郡,在一个现代人肯定无法想象的地方。
永昌郡。
治所云南保山,一半在云南一半在缅北,人口一百八十万。
不得不说现代遗忘的东西太多,比如汉朝的交趾郡也就是河内七十万口,是同时期广州的八倍。
杨丰的巡幸不仅仅是展示他的神迹或者说沿途装逼的,他还是一台新技术的播种机,不断传播各种适合这个时代的农业技术,水利建设技术,尤其是各种肥料的利用技术。这时候的肥料还仅限于人畜粪便,所以魏晋南北朝时候出现的绿肥,宋元的堆肥,河泥,火粪乃至于明清时期的骨灰蘸秧根之类统统教授,就连石灰改良土地酸性的技术也都教了,既然暂时他还不可能去挖鸟粪……
实际上挖了也到不了这里。
那么他也就只能用这些技术给农民们开点小挂了。
至于良种……
这个他就真没办法了。
唯一能做的也就是想办法弄棉花,但这个需要时间,毕竟得从印度埃及这些地方慢慢弄来,这时候海上贸易不行,还得全靠着丝绸之路,不过他要是建造大型海船远航的话应该可以加快一下,比如从永昌郡造船顺流到仰光开殖民地。
另外永昌郡本来就有路穿过野人山去阿萨姆。
但这都是以后的事情。
现在他能帮助刘备的是教他开盐井。
四川盐井这时候只有一个富顺,汉章帝时代富顺的井盐就开始开采,天下第一井大公井也出现,但直到北周时代才真正发挥威力,至于自流井就很晚了,到明朝才开始出现,杨丰需要做的就是教刘备扩大规模同时继续深挖然后利用天然气煮盐。这套东西东西玩好了四川乃至周围都不用愁盐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控制周围山民非常有效,当年阁罗凤拼命地向北扩张,其实目的就是为了四川的几口盐井,对于现代人来说很难理解这时候西南地区山民对于食盐的渴望是多么疯狂,控制盐井就能控制他们的命脉。
当然,这东西肯定是官营。
全汉朝的盐业都是官营,这是皇帝陛下搞出来的当然也就是皇帝陛下的产业,刘备只是在替他管理而已。
另外还有蔗糖产业。
四川是可以大量种甘蔗的,把白糖的制造方法交给刘备,这个就不用官营了,算是给刘备和他那些亲信的财源,话说这个时代的杨皇帝其实没兴趣控制经济,他需要的是解决老百姓很多的基本需求,需要的是衣食盐糖之类都产量暴涨起来,他赚钱不赚钱的无足挂齿,他现在根本不考虑这些了。
还有当然就是挖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