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暹早年在西域任职,深知西域重要,说道:“西域不可弃,以当前局势。一但西域失陷,想要重新夺回,将千难万难。阿拉伯一但占据西域,西域商途将会为之掌控。失去了西域商路,我朝经济将大受影响。凉州,这我朝第三大经济都会也会没落下去,影响太大……”
宋璟此时也道:“老夫也以为长安离不开郡王,郡王不可轻离。只是老夫不通军事,不好说什么。除了郡王,我朝就无人能够扭转局势?”
裴旻摇头道:“莫斯雷马萨是天下屈指可数的大将,他的野战水平是天下一绝,昔年我处于防守优势,都打的极为吃力。我朝到不是没有可以抵御之人,要是寻常时候,封常清、高仙芝他们即可应对。只是现在莫斯雷马萨抓住了西域破绽,兵围拓折城,占据了战局的主动。防守已然不行,我们必须在拓折城落陷之前,主动找阿拉伯决战。一但拓折城落陷,城中诸多国王沦为俘虏,西域诸国将会受之要挟,反过来会成为我们的敌人。”
“就算莫斯雷马萨短期内攻不下拓折城,我们面对的局面也不好办。”
李祎也看破了本质所在。
“不错!”裴旻说道:“西域诸国,局面复杂,各国国王长期陷于生死之地,焉能不生动荡?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进攻,用最快的速度跟阿拉伯一决死战,救回受困的西域诸国国王。他们围点打援,以逸待劳,我们却是被迫进攻,劣势明显。高仙芝应对不了这种局面,忠嗣都难。李相才情干略足够,但于西方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无法使力。想来想去,都非我不可。”
宋璟提议道:“即是如此,两弊相衡取其轻。不如等西方消息情况传达,再做考虑。”
裴旻颔首赞同。
很快西域的情况再次传来。
情况比裴旻想象中的更要严重,不知是为何,西域四大古国龟兹、焉耆、于阗、疏勒与昭武九姓国皆在邀约之内,还有大勃律、小勃律二十几个国王现在尽数困在拓折城。
西域群龙无首,已经开始乱了。
阿拉伯的这一招直击西域的死穴。
裴旻最终决定亲自前往西域,再次会一会阿拉伯。
至于京中事物,裴旻托付给了李祎、宋璟、张九龄三人,并且带他们三人觐见了李琰。
李祎负责军备,宋璟负责治吏,张九龄负责行政。
李祎严苛的来说并非裴旻一党成员,为了让之方便行事,裴旻特地邀请了李祎、王晙、杜暹三人过府,让王晙、杜暹协助好李祎。
在离去前,裴旻还与高力士做了会晤,别的他不担心,就是担心李亨会捣鬼,也做了安排。
越是了解兵事,裴旻是明白战争的胜负没有定数,并非谁强谁就稳胜。
就拿耳熟能详的三国来说,第一兵法大家莫过于曹操。
但曹操的败绩并不少,徐荣、吕布、周瑜、马超、刘备,都曾打败过他。
能说曹操不如以上几人?
战场千变万化,任何因素都是影响胜负关键。
绝非后世游戏中三维五维的数据,可以体现出来的。
王忠嗣确实是当世少有的名将,勇猛与稳重并存。但是他的性格过于固执方正,决定的事情,九头牛也拉不回。
历史上他为什么会跟李隆基闹翻?
还不是因为李隆基好大喜功,意图用将士的生命换取功绩,强攻石堡城?
王忠嗣就是不从,不愿意用将士的生命来换自己的功绩,抗命到低。
导致了李隆基对王忠嗣心生不满,也造成了他的悲剧。
王忠嗣擅于军略,但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略微死板。
西域的关系错综复杂,面对阿拉伯十数万,甚至二十万或者更多大军,想要真正的发挥西域的全部力量,少不了得到西域诸国的支持。
在这方面王忠嗣年纪轻轻,远不及莫斯雷马萨老道。
而且王忠嗣固然干略超凡,可裴旻麾下的文武哪一个是等闲之辈?
高仙芝、仆固怀恩、封常清、张孝嵩、崔希逸,哪一个资历不比王忠嗣高?
他们会放下一切对王忠嗣言听计从?
裴旻没有这个把握。
河西、陇右的骄兵悍将除了他,外人想要完全让他们心服口服,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