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盛唐剑圣 无言不信 2338 字 2024-04-20

却不想东北的局面一拖十年,大有糜烂之势,令裴旻有些不安。

送走了杜暹,六部之中也只有礼部裴旻未了解情况了。

对于礼部,裴旻自然是特别的对待。

他一开始就没有让人指挥礼部过来开会,自己亲自动身往礼部而去。

礼部尚书依旧是贺知章。

贺知章之前遇刺的那场灾难,身子骨是大不如前了。

原本贺知章是打算直接告病辞官的,但正好遇上李隆基重病,一时间也未能如愿以偿。

贺知章在其位,谋其政,既然告病辞官未成,依旧是礼部尚书的身份,就带着几分顽固的履行着自己的义务。

来到礼部,裴旻是直接跟门房打了一个招呼,走进了内部,直到贺知章的办公厅,才让人通传。

听着内部的动向,裴旻高声道:“贺老哥,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吧,我进来了?”

贺知章的声音在屋内响起,“哪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快进来!”

贺知章拄着拐棍,往门边走来。

“看到贺老哥精神大好,我就放心了!”

贺知章依旧豁达,抬手摇了摇手上的拐棍,说道:“只是现在离不开它了,不过无妨,只要手无恙,拿得起酒杯,写的了字,作的了诗,依旧是四明狂客。”

“壮哉!”裴旻赞叹着,扶着贺知章一旁坐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

裴旻在尚书省逐一接见了兵、刑、工三部尚书。

刑、工二部,裴旻只是大概了解了一些他们的情况,说了几句鼓励的话,便让他们回去了。

刑侦与工程方面的问题,裴旻不甚了解,也不胡乱指手画脚。

关键的在兵部。

裴旻暂时不想动张守珪,并不意味着不会动。

风雨欲来的时候,往往是最平静的。

张守珪养寇自重,就算没有反心,也存着一定的私心。

而且东北的情况有些特殊,裴旻可没有忘记安史之乱的开端便是东北起的。

兵部尚书正是裴旻的小迷弟杜暹。

杜暹脸色有些沉重,将手中的一份资料交给了裴旻。

“裴相,这里确实是我们疏忽了,怎么也想不到东北的军需已达到了这个水平。”

裴旻接过资料,这是他在政事堂会议之后,特别吩咐杜暹的,他准备安排监察御史去辽东了解一些情况。在这之前,他也只能通过兵部的反馈了解一些情况。

看着手中的资料,裴旻看了杜暹两眼,说道:“这东北的军械要的不少吧,军械什么的都快要追上河西、陇右军两军今年的总和了。马匹、重甲这些器械,也不少。都说河西、陇右是亲儿子,我看东北军在方面是闷声大发财啊。”

杜暹苦着脸道:“这个,说实话,是属下的失职。要不是裴相让属下查,属下还真不了解这个情况。之前几任属下不了解,去年东北方面申请兵部调拨一批军械,他们那边在打仗,要的数量也不多,该调拨的,也就调拨了。却不想在某之前,几乎所有的尚书,都不住的往东北运送兵器,细水长流下来,居然累积到了这个数字。”

裴旻也知这怪不得杜暹,庙堂这些年确实也存在这一定的问题,有些不稳定。

近十年来,兵部尚书这个职位,换了六轮,平均每一年半就要换一个。

有些情况不说在意料之中,却也在情理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