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第一功,李光弼是当之无愧的。
郭子仪之所以出名,在于他的中庸,懂得进退,换句话说就是政治觉悟高明,但比起真正的用兵,郭子仪应该会逊色李光弼一二。具体用个数据来形容,郭子仪的统帅若是九十八,那李光弼就是九十九或者一百。
这能够得到李光弼的消息,裴旻实在是有些开心。
毕竟人才难得。
认真的看下去,裴旻嘴巴都要笑歪了。
这居然是一封介绍信,信中的内容正是要将李光弼介绍给他,希望李光弼能够在他麾下任职。
原来王君毚知道李光弼的脾性,他要是一离去,安思顺压根止不住李光弼,反而可能会因为少了自己的存在,令得两人败坏朔方兵事,故而动了撮合李光弼跟安思顺女儿的用心。
结果李光弼根本不领情,也不知什么缘由,李光弼不但不接受娶安思顺的女儿,还直接弃官不干了。
态度之坚决,八匹马都拉不回来。
王君毚心底有火,但也实在怜惜李光弼的才华,不忍心将李光弼的干略给埋没,于是将之介绍给裴旻,希望裴旻能够好好的治一治李光弼那桀骜不驯的脾性。
“这简直就是刚刚瞌睡,就有人送了枕头!”
裴旻大喜的笑道,之前他想将郭子仪收为己用,但是郭子仪的脾性,实在不讨他喜欢,双方根本不是一路人,也就不强求了,但是心底还是有着小小的遗憾的。
对于南霁云的拉拢也是如此,南霁云跟着张巡,不算屈才,可终究不是跟着他。
却不想李光弼,居然送上了门来。
“有得必有失,莫过如此。没有求得郭子仪、南霁云,却来一个更加厉害的李光弼,上天待我不薄!”
王维见裴旻如此夸赞一人,忍不住问道:“裴帅,这个李光弼真的如此厉害,你都要将他夸上天了。当初的哥舒翰、高仙芝都没见你这么夸赞。”
裴旻道:“那是因为,高仙芝、哥舒翰不如他,这个李光弼,我跟你说,也只有忠嗣可以与之相比。在用兵的灵动方面,忠嗣还不及他?”
王维都有些傻眼了,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是何等人物,李光弼一个无名小卒,居然能够与他们相提并论?
回到凉州的裴旻,第一时间就提升了李林甫的地位,让他接管了张九龄的一部分工作。
对于李林甫这样的人,裴旻现在用的很是顺手,同时也懂得一点,李林甫不是常人,也不能以常人的思想度之。
就如张九龄、王之涣、王维这些人,这类人的节操极高,自身的欲望极低,只要给他精神思想上的满足,即便不给他们工资,他们也会无怨无悔的为你卖命。
而李林甫却不一样,对待李林甫,你必需要满足他个人的权力欲望。
让他觉得你器重他,你重视他,唯有这样,他才会为你卖命。
不然以李林甫的节操,离你而去,那都算轻的。保不定就跟《三国演义》里的吕布一样,再后背后捅你一刀,踩在你的尸体上为自己的前程铺路。
真以为历史上的口蜜腹剑只是说说的?
故而李林甫在长安立了这般大功,裴旻要是没有任何表示的话,凉州这一亩三分地,李林甫定不会待下去。
李林甫多次帮裴旻大忙,裴旻用着也很顺手,还不舍得将他除去,只能选择满足他在这方面的欲望。
反正张九龄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在青海湖处理青海道的开通,以加重青海湖在唐王朝的地位,短期内是无法估计河西、陇右之事的。
裴旻今日占据了青海湖,就没有想过在还回去的道理。
张九龄留下来的诸多事情,也只有李林甫搞的定。
至于王之涣、王昌龄、王翰、牛仙客这些人,都要逊色许多。
反正裴旻这里看着,李林甫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
李林甫得到了重任,果然喜笑颜开,认认真真的处理着新到手的政务,将一切都处理的妥妥当当的。
这一切裴旻看到眼中,也颇感欣慰。
这一天,裴旻意外收到了一封朔方的来信。
看着信封的落款,居然是朔方节度使王君毚。
对于王君毚,裴旻还是有着一定印象的,两人多次并肩作战了。只是后来他去了朔方,也就断了往来。
这关系就是越走越亲,长时间不往来,关系也就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