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

寄你情深 陆大白 1804 字 9个月前

这不是个讨喜的角色,甚至可能引发读者们的厌恶。但他才是那个最能代表普通人的普通人。

有多少人能够斩钉截铁,理直气壮的告诉别人:我的人生很有意义,我创造了什么什么价值?

大多数人的一生,按部就班,碌碌无为,没有理想,没有激情,只为了活着而活着。这与“苟延残喘”的存在于世间的音乐家何其相像?

这是秦深在故事里给顾誉带来的其中一点反思。

顾誉能看到这一点,其他人仔细体味了一下,也大都能够发现这一点。

现代经济发展迅猛,城市生活工作节奏加快,各种各样的难题涌现,每日只为努力跟上节奏的人们日渐迷惘。看完秦深的《没有影子的男人》之后的这点反思,就像把刀子直戳中那些都市里,内心空虚迷惘的人们的内心。

这才是秦深出版这本书能够大卖的原因,而不仅仅因为他本人的名声,又或者是新获的青年文学中长篇小说奖带来的附加效果。

只有这一点就不得了了,更何况,这个故事里隐含的深意可不仅仅这些。

顾誉也不得不为秦深这精巧的构思和几乎称的上“举重若轻”的精湛笔力而叹服,当真无愧于他第一部作品面世时,著名评论家杨永才教授送给他的“鬼才”的称号。

其实秦深写作出名之后的这么几年,倒是得了好些称号,比如杨永才教授送的“鬼才”,再比如市内最具影响力的报纸《明日早报》给予的“青年作家第一人”,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毕竟,尽管大众媒体方面几乎一致性的为秦深送上赞誉,但为了创新吸引读者,就算都是要夸秦深,每一家使用的花样都不尽相同,于是秦深就一下子有了几十个不同的“称号”。当然这些都是随便叫叫,并没有得到官方,也就是秦深本人的认可。

不管怎么说,还是要感谢中文的博大精深,否则,那些记者报社评论员怎么变花样去写稿?

中文到底有多么博大精深,我们现在可以先按下不提,让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回病房里。

顾誉躺在床上静静思考着什么,也许是音乐家的结局,也许不是。但不管顾誉在想些什么,秦深都必须得去打断他的思路了。

“你该午睡了。”秦深打断顾誉的“走神”,淡淡的提醒道。

手机主屏幕上清楚的显示着现在的时间,14:07。

顾誉当初的车祸的伤势非常严重,从鬼门关溜达了一圈重新活过来的,人体有自我保护机制,愈合伤口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这也是在养病养伤期间,吃吃补补那么多,却还是会瘦下来因为这一点。

顾誉的伤势恢复,消耗的元气精力不可谓不多。为了保证足够的精力,医生就建议顾誉每天按时早起、午睡、晚上早上床,坚持稳定健康的生活节奏。这段日子以来,顾春晓,请来的护工,陈贺,秦深,护士,等等这些人,不厌其烦的提醒顾誉注意休息。

顾誉简直觉得自己提前进入了“老年人式”的生活——规律、乏味。

这不,这才读完书没多久,秦深就开始催促提醒顾誉该去午休了。

秦深站起身来,将顾誉的前半张床的角度,由原来的45°,慢慢转动着把手,调小到接近0°。顾誉在床上的姿态就由靠坐在床上,变成平躺在床上了。

就看着秦深这副姿态,顾誉还没表态,他就已经“强制”执行医生的吩咐了——将顾誉强行按回床上,被子盖上,直接示意顾誉,他可以开始睡觉了。

“用得着这样吗?”看着秦深这副“强迫”他睡觉的架势,顾誉颇有些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