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走近,郁常发便是一副很是敦厚的样子,柳石墨没在家,家里就只有郁思雨和柳老太,郁思雨还在保持警惕“该不会是他们又有什么幺蛾子吧!”不过转念一想,这么多人在这里,自己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于是,郁思雨很是淡定的站在门口看着急急忙忙过来的两个人,还一副很是恭敬地样子,郁思雨心道:“既然做戏那就做全套的吧!省的以后还要说我不懂得尊敬长辈!”
郁思雨看着过来的郁常发与郁王氏二人,看到二人脸上那虽然极力掩饰,但是还是有些惊慌失措的表情,心中不由得冷笑“终于轮到你们了!”
可能是和柳石墨在一起呆的时间久了,一言一行也越来越像他,表面上不露分毫的不满,语气却是透着嘲讽,假笑着说道:“大伯父、大伯母,你们怎么过来了,莫不是刚刚那孩子又去告状说我们虐.待他了?”
郁常发被郁思雨盯得头皮发麻,心道:“这丫头的眼神怎么变得这么犀利!”
郁常发并没有回答郁思雨,而是转头看向郁王氏,语气不满的说道:“你这个愚蠢的女人,怎么能够误会咱们侄女呢!怎么能够为了那一点点的小利益,故意诋毁我们的侄女呢,你让我们的侄女以后怎么在村子里生活,别人会怎么想她!你怎么这般糊涂呀!”郁常发一副失望痛苦的表情,恨铁不成纲似的谴责着郁王氏。
郁王氏本想说些什么,不过看了一眼郁常发,咬咬唇,朝着郁思雨说道:“对不起,是大伯娘误会你了,你能原谅我吗?”
这么多人看着,郁思雨也不想、不能为难二人,只能说到:“没事,以后我们还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好!”
郁常发便点点头拉着郁王氏离开了,不过见到郁常发一副敦厚的样子,总是觉得有哪里不对劲,仔细搜寻发现脑海中关于郁常发的记忆零散的很,并没有很深的印象找不到有意义的部分,
这件事就这样尘埃落定,郁王氏他们也安分了许多,这几天再没有在郁思雨的面前出现过,乡亲们也开始逐渐改变了对于郁思雨的看法,可能是觉得以往错怪了郁思雨,心中有些不好意思,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对郁思雨表达了他们的善意。现在郁思雨独自走在路上,村民对于郁思雨的白眼少了很多,甚至会有人经过郁思雨的时候和郁思雨简单的问候两句,打个招呼。
人活在世上不能总是在意别人的看法,虽然郁思雨知道这些道理,但是还是不由得去关注别人对于自己的评论。看到这些变化,要说郁思雨心里没有感到一丝丝窃喜,那是不可能的。人都会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值得一提的是,不知道为什么,柳石墨对于郁思雨的态度也是越发的暧昧起来了,平时早晨起床一般不会叫醒郁思雨的柳石墨,现在习惯性的管郁思雨要一个早安吻,晚上临睡之前,柳石墨还不忘记索要一个晚安吻。对此,郁思雨很是无奈,经常被吻得喘不过气来,但是柳石墨还是乐此不疲。
“柳石墨你这是发什么疯,怎么最近这么反常,真是......”郁思雨这天晚上独自在屋子里抱怨道。
柳石墨听不到郁思雨的不满,还自以为自己的行为肯定是让郁思雨更加喜欢了,只不过是郁思雨不善于表达自己而已。从这一点上来看来,柳石墨和郁思雨还是有些共同之处的,都是有一些盲目自信的人,总是自以为是。
其实,柳石墨能够有这样的表现,原因很简单,只不过是柳石墨觉得郁思雨独自一人解决郁家的事情,自己却没有能够帮上忙,心下愧疚,更多的是,多了几分对于郁思雨的欣赏。
过了几天风平浪静的日子,郁思雨看着郁王氏真的没有再来找茬儿,也就放心了许多,郁思雨决定自己还是要跟着柳石墨去田里看看,另外也能学到一些知识不是,这也是一个基本谋生的手段呀!
“反正我不可能会一辈子待在这里,我不会一辈子和柳石墨生活在一起的,离开这里之后我也要会一些东西呀,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在这个举目无亲的世界活下去!”郁思雨就像一个被关在笼子里很久的一只金丝雀,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冲出笼子,飞上蓝天,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可惜,自由总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
这几天里,郁思雨跟着柳石墨每天都早出晚归,趁着现在气候条件还好,二人很早就出发,披星戴月,郁思雨仿佛回到了当初上学的时候,带月荷锄归,这境界好像陶渊明描写的生活,当然,若是没有每天的腰酸腿痛就好了!
不过,这几天的劳动也是让郁思雨收获了很多,至少对于农作物,郁思雨不再是一个五谷不分的小白,现在也算是掌握了一些皮毛。
这个村庄虽然距离京都不算是很近,但是也是在北方,种植的农作物除了玉米小麦那些粮食作物,还有一些经济作物,比如说是棉花大豆之类的。
现在虽说是夏季,但也是逐渐入秋了,地里的棉花正是需要人照料的时候,每天为它们除草、修剪枝叶、捉虫,柳石墨和郁思雨忙的是不亦乐乎,有一种真正的农家夫妻的感觉,相互扶持、相濡以沫。
郁思雨作为一个穿越过去的现代人,虽然没有真正接触过农田,但是理论知识还是很充足的,只不过是实践经验有些缺乏罢了。不过郁思雨还是很是聪明的,很多事情经过柳石墨教一遍,就能很好地掌握了,对此柳石墨也是很惊奇郁思雨的学习能力,还还是第一次夸奖郁思雨,柳石墨笑着说道:“没想到,你这个丫头,还是可以的竟然学的这么快!”郁思雨听后也很是自豪,不好意思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