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在颍川和司隶做了好几次面点,不少人学了去,于是很多人已经不吃粟米或者高粱米,专门吃面食。听说袁阀和皇甫家,已经把家里的粟米田和高粱田都改为了小麦田。吃面点的人多了,量根本不上,自然就涨价了。听说已经有不少人,直接跑去徐州或者青州采购小麦……”荀采幽怨的看向李明。
“那么会稽郡的水稻,岂非也涨价了?”李明顿时醒悟了过来。
“夫君知道就好!周氏菜馆推出药粥之后,不少世家也开始吃稻米。周泽已经打算在上虞和余暨开分店,后果就是稻米价格提升了五十文一石。”荀采无奈的说道。
显然这还是初期的涨幅,随着药膳陆续推广出去,更多的人会不再吃粟米,改吃稻米。到时候,这个会稽郡的稻米,显然会进一步涨价,药膳粥的成本都将大大提高。
“不仅仅是粮价的问题,虞氏抛售的只是田产,佃农可没有发卖。换言之我们如今也缺乏可以帮忙耕地的佃户,我已经派管事去余暨县,在南下的难民那里招募一些,不过初期怎么都得管饭吧?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荀采叹了口气,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这一条条算下来,多大的家底都不够开销的。
若非酱油铺和家具作坊的产品,已经开始朝着其他州郡销售出去,并且陆续赚了不少利润回来,再加上药坊那些药物一直都很畅销,只怕家里绝对得破产不可。
“结果我空有一郡之地,结果家里却快要破产了啊?”李明不免苦笑。
“这笔钱,是否可以停止?”荀采指了指账簿上的一笔开销,这占据总开销的30%,这个比例在总比例里面,已经算是很高了。
“不行,这个比例必须要维持,以后说不定会进一步提高。不过到了合适的时候,这个开销将不再由我们家来承担。”李明坚定的否定了这个提议。
“好吧,将夫君都那么说了……只是如此一来,彭蝶妹妹的聘礼,夫君可要自己想办法了。总不能,让妾身动用嫁妆吧?”荀采闻言也不好强求什么,只是非常严肃的提醒道。
“安心好了,赚钱的事情本来就是男人的义务,不管如何都不会让采儿受累的!”李明咬了咬牙,不管如何都得快点赚到钱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