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策说完,竟然站起身,深深一躬。
只是他猫着腰,撅了一盏茶的功夫,愣是没有任何动静。
莫非王宁安真的如此自私自利?
公孙策抬起头,发现王宁安正微蹙着眉头,陷入了沉思。
又等了半天,公孙策的腰几乎都断了,王宁安才缓缓摇了摇头。
“怎么,你真的不愿意?”
“不对!”王宁安不是铁石心肠,他比起公孙策,更加痛恨汉奸,但是想要对付他们,就需要比他们更加狡诈,更加奸猾,傻乎乎一头撞进去,除了头破血流之外,别无一点效果。
“公孙先生,崔家经营了几百年,他们的实力决不可小觑,包大人想要凭着雷霆之势,拿下崔家,我以为成功的机会渺茫。”
“难道就不管了吗?”公孙策不服气道。
“公孙先生,一腔热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王宁安轻笑了一声,“你不想包大人步庆历诸君子的后尘吧?”
此话一出,公孙策就像是泄了气的皮球,整个人都垮了,庆历新政刚刚失败了两三年,想当初不管是包拯,还是公孙策,以及无数热血的士子,他们都翘首以盼。
范仲淹、富弼、韩琦、欧阳修……名震天下的贤臣,士林称颂的君子,上有天子支持,下有万民拥戴,大刀阔斧,整顿吏治,中兴大宋……当初的势头何等之强,可结果呢,只持续了一年多,诸君子纷纷被贬官,赶出了京城,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戛然而止。
留给天下士人的是无穷的失落,还有更多的思考。
“公孙先生,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在下曰——成功!”
一句话把公孙策给逗笑了,“王二郎,莫非你想和孔孟二圣比肩不成?”
王宁安微微一笑,“公孙先生,你若是想在千百年之后,被人凭吊称颂,只管按照孔孟之道去做。如果你想铲除崔家,替百姓讨回公道,替大宋除掉蛀虫,不如听一听我的意见。”
不管是孔夫子,还是孟夫子,都是周游列国,兜售治国经验,很可惜,他们活着的时候,儒家从来不被重用,足见儒家不是个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东西。
放在明清,王宁安的话肯定会招来一顿臭骂,不过此时理学尚未出现,汉儒那一套“正君心”的主张,在几百年的残酷斗争之中,已经被认定为失败。此时士人的思想相对迷茫,也相对开放。
王宁安的“成功论”引起了公孙策的很大兴趣。
“我洗耳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