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尧。
建安将这个名字在口中咀嚼了一遍,这就是孟家逃走的小儿子,孟今聆的弟弟……
吧?
他被发配到南方荒蛮之地之后,竟然纠结了一支队伍,杀到边城。
那时,他也奇怪过,为何一穷二白的一支破落小队竟然能将郝将军装备齐整,人数众多的正规军队打败。
原以为是虎父无犬子,孟大将军的儿子也自当英勇善战,且足智多谋。
现在看来,是郝将军跟孟尧达成了一致,以上千万士兵的性命作为筹码,肆意的浪费在边关焦土上,以此换取合作。
建安的眉头深深的皱起。
这样视人民为草芥的做法,他实在无法苟同。
季瀚也无法苟同。
他义正言辞的拒绝了胡校尉要将粮草私吞的行为:“这是朝廷下拨镇压叛乱的粮草,既然孟小将军并无心反叛,那么下官自当如实上奏,将粮草用于遇灾百姓。”
“季县令,万万不……”胡校尉刚要发作,突然住了口,闪着精光的眼睛一转,飞快的改口道,“季县令说的极是。我等起兵也都是为了清君侧,靖国难,如果季县令贸然上奏,让曹贼那帮人察觉,打了草惊了蛇,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胡校尉当如何?”
胡校尉阴测测的笑了一下。
建安在旁观察到,心下升腾起一股不妙的预感。
但那感觉过于缥缈,他一时之间也抓不住,说不明。
只听胡校尉道:“季县令自当面见圣上,以清圣听。”
“面见圣上?”季瀚愣在原地,又重复了一遍,“面见,圣上?”
胡校尉重重的点头:“是的!面见圣上!将曹贼之罪黎民之苦统统告诉圣上!”
胡校尉给季瀚画得饼很大很甜,让他迷失了理智。
当一名谏臣是他的理想。
而这个理想,似乎马上就能实现了。
建安在一旁听着,本能的觉得似乎哪里不合常理,然而胡校尉的语气太过于肯定,营造出了浓郁的信任感。
他都将他们反叛的计划全盘托出了,而季瀚只需要长途跋涉去实现他本就期望去做的理想,这有何不可。
这当然再好不过了。
说动了季瀚,胡校尉的目标转向了建安。
建安孤身一人且表面上得过且过没什么大理想,因此,胡校尉只对他说:“孟大小姐前段时间在万紫楼吃了苦了。”
建安心中警铃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