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孩子跟在田家兄妹身后,穿过一片沙枣林带,一窝蜂地涌到了连部礼堂。
这是一栋“工”字形组合建筑,集连部、礼堂、食堂伙房于一体,也是连队的核心所在。
最前面,那一排朝阳的排房是连部办公室,呈左右对称结构。
在屋檐迎门墙的正中央,镶嵌着一颗红色五角星,下面是一道圆形拱门,安着两扇红色木门。左右两旁,有四扇圆拱形长条窗户,每一扇的外面都罩着一层绿纱窗,里面镶着透明玻璃。
排房后面,与之相连的就是大礼堂。
大礼堂呈长方形,尖顶白墙,高大巍峨,呈南北走向。
在东西两侧的墙体上,分别设有两道圆形拱门,相互对称。每一面墙上,都开着六扇圆拱形长条窗户,窗户与窗户之间的白墙上,都刷着红褐色标语。
礼堂后面的那一排房屋是连队食堂。
食堂与礼堂相连处,有一条贯穿东西的廊道。在廊道里,靠着伙房的那面墙上,分别设有打饭和打菜两个窗口。
食堂里供应早、中、晚三餐。
每到开饭点,职工们可以凭饭票、菜票来窗口打饭打菜。赶上逢年过节连队会餐时,大礼堂就变成了大食堂,里面坐满了吃吃喝喝的职工们。
在礼堂的东侧,是一片沙枣林带和一条浅浅的引水沟。隔着林带是一排一排的排房,住着职工住户。
在礼堂西边的空地上,设有一个篮球场。场地四周,刷着白石灰线,南北两端架着高高的木制篮球架,上面刷着绿漆。
这时,礼堂侧门已经关上了。
屋里传来嗡嗡地说话声,大会还未正式开始。黎元元趴在门边,透过两扇虚掩的木门,向里面瞅着。
昏暗的礼堂里,黑压压地坐满了职工,估计有四五百人。高高的主席台上,摆放着两张长条形课桌,上面铺着一块红平绒布,组成了一个讲台。
讲台正中央竖着一只话筒,旁边搁着一只军绿色暖水瓶,两只军绿色的搪瓷茶缸,一左一右地摆放着。还有两把靠背椅子,摆在讲台的后面。
这会儿外面还很亮堂,主席台上还没亮灯。
过了几分钟,一位身穿草绿色军装的年轻男子从人群中站了起来。他左手持着一只长筒形铁皮喇叭,右臂高高举起,带头呼喊着口号。
“抓革命,促生产,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他喊一句,下面的职工们也跟着喊一句。一时间,礼堂里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喊了几遍口号之后,年轻男子放下喇叭,右手打着拍子,带领职工们唱起歌来。
“东方红,太阳升,预—备—唱!”
年轻男子大手一挥,职工们随之跟唱起来。
一首接着一首,一连唱了三首歌曲,分别是,《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几百名职工唱得很响亮,也很整齐。
黎元元听得津津有味,觉得连队开会还挺意思的。
就在这时,礼堂里的灯亮了。
主席台上灯火通明。
两位身穿草绿色军装的中年男子,一前一后,神采奕奕地走上了主席台。他们还未就坐,台下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身材高大的那位,抬起双手微微下压,做了个安静的手势,台下的掌声立马停了。
黎元元啧啧称奇,这一招一式都带着部队里的风范,可见连队职工也是训练有素,难怪被称为农垦战士。
主席台上,那位高个子看着四十五岁左右,一头浓密的乌发,肤色较深,剑眉朗目,气势非凡。他的一举一动颇有一股军人风范,看着就像一位作战指挥的连长。
而另一位男子,大概有四十二三岁,留着三七分头,皮肤较白,显得较为儒雅。如果她没猜错的话,这人可能是连队指导员。
两位领导坐下后,会议正式开始了。
连长首先发言,讲了讲了连队里的劳动生产,还不到五分钟就说完了。
紧接着,指导员开始发言,先是读报纸,学习上面的文件精神。接着,开始分析连队的思想情况。最后,让各排各班分组讨论,汇报个人的思想工作。
会议主题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