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妩被她这一手弄得有些囧囧有神,但因为涉及到恢复高考,她只能装作啥也不知道,偷偷跟林绪之一起报了名,然后抓紧时间复习功课。
说实在的,这时候的课本与后世比起来,那是又红又专又简单。
但这次考试却并不简单。
在这之前整整十年里,国家招收人才的方式都是根据推荐审核。
所以数以千万计的学生在高中毕业后就直接断了前途。
不说别的,单说知青这一群体,到今年为止,十几年里积了差不多两千万人有余。
当然,这里头除了高中生,也有初中毕业后就上山下乡的。
在这个知识被严重轻视的年代,这部分人的学业基本上已经彻底荒废了——能自己在插队途中自学完高中课程的,那是少之又少。
就算能在这种大形式下,一直不放弃的,自学的水平也很有限。
而其他知青里,也不乏已经组建了家庭后,彻底放弃再次求学的人。
所以这次政策一出,报名参考的加上工人、复员军人、老三届高中学生、知青、机关单位……报名的也不过五百七十多万人。
听着不多,但因为刚拨·乱·反·正,办学条件也有限,国家能录取的大学生,其实连这数字的零头都够不上——加上大专,总共才录取二十七万人!
滋,算一算连百分之五的录取率都不到,后世考个c9,难度也不过如此了。
别看顾妩以前也是能上京大的高材生,但在这场考试里,那才真叫一个万人争过独木桥。
并且因为这年代政令朝令夕改的特殊性,这次上头说恢复高考了,但下次还有没有机会可不一定呢。
所以但凡报了名的人,基本都放下了手头的一切事情,废寝忘食的开始了学习。
没办法,后世的高考虽然也是争前途,但考不好还有好歹再来一次的机会,而这次高考,却真的跟争命一样,十年磨一剑,才得来的机会,能不拼命吗?
顾妩虽然知道与这次高考时隔仅仅半年,就又有一次夏季高考,但她却不准备再试一次。
一来这时候g省这边农村,对女孩子读书考大学颇有微词,认为是不务正业,不安分的还不少。
光她这次报名后,就有不少乡亲在背后嘀嘀咕咕,认为结婚以前,李秀英让她读书就已经够出格了。
可没嫁的闺女,人父母爱咋样咋样,别人也说不着。
但眼下她都成家了,不晓得好好的伺候自家男人,让他好好奔前程,以后她这个当老婆的也能沾光过好日子。
她却自己跟着跳弹上了,着实不像话。
为此有不少人找顾庆海,让他管管自家婆娘,别跟着闺女瞎胡闹,把好好一个家闹散了。
因为顾小六的事许久没露面的顾二叔也来了一趟,他倒没多说,只掏了一小沓大团结出来:
“你别听旁人胡说,小五学习好,人又机灵,哪能因为是个女娃就不考了?爹有娘有还不如自个有呢,更何况只是一个招女婿?你可别愚。”
他那个女婿要是个有良心的,考上了说不定还能带着小五一起出去闯一闯。
但自古没有平等的地位撑着的鸳鸯,向来长久不了。
要是他是个没良心,那更可怕,自家侄子掏心掏肺的把人供出去了,他跑了可咋办?
到时候说风凉话的这帮人,保准跑的比谁都快。
自己是自私点,从来总是先想着自己家,又放任婆娘乱来,才伤了两家的情分。
但侄子怎么也是自己从老家里带出来的。
现在虽然分家了,但打断骨头连着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