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祉的学问最好,能帮着出一出考题什么的。
“臣领旨!”
理亲王跟诚亲王对视一眼,知道皇帝这是铁了心的要整治八旗,不然也不会直接把先皇前年才定的
汉人和旗人的分开科举给废了,把人打到一起考试。
他也不想想,旗人都养尊处优这么多年了,除了打仗还能凑合,考试哪里比得过汉人十年寒窗?
不过这样也好,如今的旗人实在不像话,得了这么优厚的俸禄,却不知干事,不让他们有点急迫感,不出几十年,这些人就都得废了。
况且这么一来,旗人不想办法找差事,就别想着再无节制的白领俸禄了。
而且眼下国库空虚,能省下一大批银子也好,免得干啥都没钱用。
只是此事一传出去,宫里恐怕得热闹了。
尤其是慈宁宫,毕竟六部虽然也受到了冲击,但总没有内务府的打击大。
眼下的这么来一番,乌雅氏怕得折不少人出来,他们才自恃皇帝外家抖起来,哪会甘心把自己嘴里的肥肉让出来。
大家正被这事冲击的晕晕乎乎的,就听皇帝补了一句:
“这次就算了,下次想打架直接去练武场,要再搁军机处或公共场合这么丢人现眼,谁动手,我就送谁去跟皇阿玛谈谈!”
群大熊孩子们,等局势彻底稳了,自己治不了就可以让康熙帮着管教管教了,反正他猛得闲下来也没事干,正好教教孩子。
理亲王:“……”
直亲王:“……”
……
十贝勒:“……”
Σ(°△°‖)见……见皇阿玛?陪葬还是守陵?兄弟之间打个架而已,也太过了吧!
算……算了,老五刚登基,他们就当众闹不合是有点下皇帝的面子,以后还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好了。
反正皇阿玛在的时候不也忍过来了吗?
也是他们头上的一座大山忽然搬走了,导致最近放飞自我的有点严重。
顾妩说完也不管被阿哥们康大大吓白的脸色,挥手让他们滚蛋了。
这帮人就是欠拾掇,康熙在时那么压榨大家,他们还乖的不得了,自己才抬举了几天,就无法无天了。
都三十的人了还跑朝臣跟前打架,幼不幼稚。
她绝对不是蜜月旅行的事泡汤了才故意吓唬他们。
哎,先去慈宁宫跟太后交代一声,让她装个病,免得乌雅家的人得了消息来烦她。
还有林绪之,这都快憋的内分泌不调了。
不然先挂个钦差的牌子,让他自己去江南浪一圈,等自己处理好这次的事再去找他?
反正为了以免大家找他,他最近妥妥地也得装病,这期间出去也没人发现。
没必要把他囚在坤宁宫长蘑菇。
想到这里顾妩脚步一停,忽然觉得她又把自己坑了。
这算一算,这次官员审核的事一搞,她得跟着盯一个月,免得半路出什么幺蛾子。
然后紧接着就是六、七、八三个的婚事问题。
因为康熙“没了”,也得往后挪个三年。
可怜见的!
转眼黄河汛期又快到了,这康熙修了半拉子的大堤也得抓紧。
可老十一研究的水泥还差得远呢,为了这次少死点人,这事也不能再拖了。
“……”
自己为啥想不开要当这个皇帝?这偷个懒都不行。
算了,就当加班吧,等这几个月过了,考核制度跟官员班子弄起来,她就能偷偷懒了。
反正她可不想像雍正一样过劳死。
而且只要底下人靠谱,皇帝当甩手掌柜也行得通。
没看明朝那些皇帝几十年不上朝也没出啥大问题吗?
只要她把握大方向,就不信她这帮兄弟们没本事干好活。
不过,水泥造出来是不是也能把官道修一修,免的自己以后出去玩几天,也能被颠疯了。
更何况要致富,先修路,路不行就算以后粮食、水果大丰收,也没条件快速往其他地方运啊。
嗯,老十一责任重大,还是把老十三(允祹)调过来帮帮他。免得他闲的没事老往畅春园那边打听。
她虽然没打算关着康熙一辈子,但自己屁股底下的位子坐稳前,她是没打算让他的儿子小老婆们知道他还活着。
又想了想,顾妩摸了摸自己的光脑壳,庆幸这发型虽然丑一点,但掉头发不咋看得出来。
不然她真得担心自己的发际线问题。
正想着慈宁宫到了,顾妩进门把这事跟太后一说,太后又好气又好笑,嗔她道:“知道了。”
就晓得她来就没好事,自己正打算替叫乌雅家的人来谈一谈女儿的婚事呢!
她就给自己捅这么大的篓子,看来这事还得再缓一缓,免得自己被他们闹的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