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

金手指在1972 水棠 2576 字 2022-08-18

从书店出来回到汽车站那条街,时间才刚过十点钟,还有一个小时,苏慧兰闲着没事,便决定到街角的国营商店看看。

县国营商店比公社的供销社大了不少,整个一个大厅,柜台摆成了【】形,东边这半圈是副食品、日杂百货,西边是鞋帽衣裤、布料棉毛和各式纺织用品。

正对面靠北墙放着两张桌,一左一右各坐了一个负责算账收钱的出纳;大厅央就是一个大大的铁炉子,一截又粗又长的烟囱直接连到屋外,火烧的很足,屋里一点也不冷。

因为没有票和林场职工证,苏慧兰能买的东西不多,除了些不要票的高级点心和糖果蜜饯,再有就是一种油炸的黄豆和蚕豆,上面撒着细盐和辣椒粉,都是四毛钱一斤。

苏慧兰想着这东西大伯和两个哥哥应该能喜欢,或者给志国大伯和齐五爷当下酒菜也不错,就一样买了几斤。

到鞋帽衣裤这边的柜台,大部分要布票或者棉花票,像呢绒、羊毛之类的织物也要工业票,基本跟在滨河的百货商店差不多。

因为没票,她本来是打算一走一过算了的,没想到专卖呢绒那个柜台的售货员忽然把她喊住了。

这是个四十多岁的妇女,她把苏慧兰喊过来后,就借着向她介绍一件呢绒大衣的机会,小声问她:“闺女,我瞧你半天了,你是不是没有票?你要真想买啥的话,加点钱,我给你出票!”

苏慧兰瞅瞅自己买的东西,一水不要票的“高价货”,不由暗道这位阿姨眼毒!

想起她和奶奶之前在滨河那会儿已经买了不少衣服,衬衫、毛衣、外套基本都不缺,但是既然难得来一趟,她倒是想给大伯娘挑一件。

于是点了点头,小声问对方什么价格!

对方立刻把布票、棉花票和工业券的价格都报了一遍,苏慧兰一听挺合理的,就点头表示同意。

这售货员十分高兴,立即热情的开始给苏慧兰介绍各种衣服、布料。

苏慧兰便也认真挑选起来。

回来的这段日子,大伯娘依然没怎么跟她说过话,但是只要每次她去,肯定会一声不响的给她端来一碗红糖水,有时候还要在里面加个鸡蛋。

偶尔两个哥哥会拉着她留下吃饭,虽然都是普普通通的饭菜,但是苏慧兰总能在她的碗里发现一块咸肉或者一条单独油煎过的小鱼。

每次她教完两个哥哥,二哥送她回家的时候,只要一回头就能看见大伯娘一个人站在门口默默的看着他们离开。

连奶奶也经常说,如果大伯娘能有个闺女,大概也就像对苏慧兰这样了吧。

而对苏慧兰自己来说,对于这样的大伯娘,也是真心讨厌不起来。

她记得大哥有一次曾说过,大伯娘母亲的老家其实与滨河市就隔了一条河。

那一瞬间,她豁然开朗,忽然就明白了为什么当初大伯娘对爸爸没有推荐大伯到滨河钢厂的事那样耿耿于怀。

说白了,大伯娘母亲的执念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大伯娘,而这个幼时一路坎坷的女人,她的喜欢和怨恨本身又那样直白、激烈,所以才造成如今这个深深隔阂的局面。

苏慧兰没有非要去改变什么,但是她想让这个家的所有人都乐起来,让他们按照他们自己心里的想法活着。

这是当初爸爸努力想要为她实现的,如今她觉得她已经实现了,所以她才想让爸爸爱着的亲人们也能如此。

她想买成衣,只是柜台上这些成衣样式都挺普通的,照比滨河那边还是有挺大差距,后来选了半天,才勉强挑一件米黄色圆领毛衣和一件黑白灰三色格子的呢绒山装。

这件毛衣的绒线不是纯羊毛,是混纺绒线,一件要十五块;呢绒山装的呢料是等厚度,一件三十六块,两件衣服都要收工业券。

另外,她想起大伯天天上山穿着老式笨重的乌拉鞋怪不方便的,便又挑了一双“棉乌拉鞋”。

这种鞋胶底棉面,里头蓄着棉花,通体黑色,鞋头发圆,样式普通,但是摸着特别暖和、又轻便,村里也只有志国大伯脚上穿了一双这样的棉鞋!

这一双“棉乌拉”要八块钱,如果没有棉鞋票,就要另外收棉花票和工业券。

等苏慧兰选好了,那位售货员眼睛一扫就算出她需要多少票,悄悄朝着苏慧兰比了个手势,趁着四下无人,飞从身前一摞羊毛衫最底下抽出几张票来。

苏慧兰看见了就在掏钱的时候,把换票的钱单独拿出来塞到了刚刚看过的一件衣服底下,然后把买衣服和鞋子的钱交给对方。

售货员拿到钱后,点了点,就和手里的票一起用夹子夹住,顺着头顶铁丝线一滑,就滑到了出纳那里。

出纳收了钱和票,确定无误,就用夹子把开好的票再甩回来,这两件衣裳加棉鞋就是苏慧兰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