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5 章 医仙百里疾

你敢保证自己以后一定不会感染上这种疫病吗?谁敢打这种保票?

就算是神仙也难预料,纵使只有万分之一的机率,惜命的人也想为自己的小命再上一道平安锁,就算是求个心安也好啊,万一日后哪天真就用上了呢?

这事谁都说不准。

【青州这场疫情看似来势汹汹,但好在先有曲兰颂临危不乱稳

住全局,后有医仙百里疾日夜不辍、不惧危险研究出治病救人的方子,这才使得这场瘟疫只持续了一个多月时间就被扑灭,并没有扩大范围,成功挽救了当时不知多少人的性命。】全归到了百里疾身上,说他开的药不对,你说百里疾这冤不冤呐?自己不听医生话,瞎吃药,结果把人给提前吃死了,一怒之下就拿百里疾撒气。】

【我也是服了。】古古道。

赵?

老家主?

按这个姓氏和年龄一算,京都各大世家贵族开始在心里浮现出对应的人选来。

京都有两家姓赵的人家比较有名,但百里疾昭元七年上京,病人年过八荀的,好像就只有城南赵家那一家。

“呵……那家人吃相真难看,落得最后在史书上留下一笔,当真是好笑。”

“百里疾也太倒霉了,无辜受冤,还要经历牢狱之灾。”

而反应过来,自己就是故事里主人公的赵家上下:……完了。

有人惊慌失措,也有人乐得看好戏,因为此时被说躺在床上的老爷子此时还身体健康着呢,且看这位如何收拾自己的孝子贤孙。

古古吐槽完,也终于是又补上一句。

【但这世上啊,总也有人会记得他人恩情,知恩图报的。】

【当时正好有一朝中胡姓官员的母亲听说了百里疾被关入狱的事,就开始想办法为其申冤。因为百里疾年轻时就曾治好过其家人的病。】

【这名官员地位不高,得罪不起赵家,不能硬来,于是,他就选择将这冤情上报给了神昭大帝。】

事情到了这里,也就基本明朗了。

百里疾的名字只要出现在萧临渊跟前,他自然不会放任不管。

最后也果如大宸许多人所想一样。

【神昭大帝在得知此事之后,开始命人彻查,最后查出百里疾是被冤枉的,便将他放了出来。】

【对于人才,神昭大帝向来是不愿放过的。但他也知道,就算封百里疾为宫中医正也没用,因为人家想要的从来不是只为某一个大人物看病,而是为天下所有为病痛折磨的人诊治。】

【比起当宫中声名显赫的医正,百里疾的确更想当一个四处行走治病救人的普通游医。直播间里的小伙伴儿们,有知道神昭大帝是开出什么条件,才最后成功使百里疾留在了京都的吗?】

其实这个答案,古古之前也浅浅透露过一些,如果直播间里的真是现代观众,当然不差学过历史的。

但现实就是,现在观看他直播的……就是一群生活在千年前的老祖宗啊。

‘老祖宗们’想了一想,开始说起了各自的猜测和想法。

有人说:“难道是萧临渊给百里疾找了一群弟子来传承他的衣钵?”

“可能是,但我猜,估计还搜罗来了不少医术大家,百里疾是个医者,醉心医术,有这群人在就能时时交流和探讨了,我不信他还舍得走?”

“有道理。若不能以利诱之,却总有能让他心动的东西,就不信不能让他放下坚持。”

“……”

【衣食住行,无论是在哪个时代,都是老百姓生活至关重要的四个方面,但除了这四项

,还有医病的医也很重要。但在古代,似乎所有人都下意识忽略了医者的价值。】

【但神昭大帝是个英明且睿智的君王,他不光看到了医者的价值和重要性,还想将医这方面发展的更加强盛。】

古古展示出新的史书记载图片,一段段文字都是那个朝代关于百里疾最真实的记载。

【他知道百里疾不在乎虚名,但就像元鸿因有仁心,忧心百家之学而选择留在京都与柳尚共事一样;百里疾的善心,就是他的软肋。】

【医者重传承,百里疾医术再好,可他毕竟只有一个人,能救的人有限,也只能活个几十上百年。】

【纵有医书传下,可到底比不上他亲自传授医理和治疗经验,等到他一死,能学得他一身医术精华的最多也只有他的亲传徒弟。】

【他治病救人,他的徒弟也治病救人,他的徒子徒孙也同样如此。可就算是这样,天下患病之人,何其多啊?哪能救的过来?】

古古叹气,更何况是在环境恶劣的古代,百姓缺衣少食,缺乏卫生知识,有时候一场病就能要了一个人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