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7 章 二更合一

赵西平带着两个尾巴磨豆面回来时,隋玉正在炸猪肉块,五花肉下油锅前已经腌制过,酱油中掺着蜂蜜,油淋后,猪肉块呈现酱红色。

酸萝卜丝已经切好,黄豆芽也择洗干净,肥猪油和瘦肉丝也切好了,只等饼烙好,就可以着手准备炸油渣和炒瘦肉。

“娘,豆面磨好了。”小崽兴冲冲跑进来汇报,“我爹问我们在哪里烙饼?”

“还在咱们的院子里,你让你爹生火炉子,让你舅舅进来,面盆和陶釜都往那里搬。”隋玉吩咐,“对了,让你们去喊你姑姑来咱家吃饭,你们喊了吗?”

“喊了,我姑姑不来,我姑姑要去买骆驼。”

“噢。”隋玉应一声,“看来你姑姑今年赚钱了。”

“嗯,阿宁说他娘可有钱了。”小崽扒在门口说。

“你娘有钱还是他娘有钱?”翠嫂逗他,她端来一盆酸菜,跨进门问:“娘子,今天有多的油渣,我给你们蒸两笼酸菜油渣包子?”

“行,晚上蒸,我们晌午吃烙饼。”隋玉交代,“我准备的配菜你们先别动,我让人来通知的时候,你们再弄。小崽,去给我抓两把胡豆粉来。”

小崽颠颠跑了,再进来是跟他舅舅一起,隋良过来提陶釜,库房里存放着十七口陶釜,高的堪比水桶,矮的仅有碗高,不仅高矮不一,还分敞口和紧口。隋良要提走的陶釜就是敞口的矮釜,造型像个碗,椭圆形的底,釜口外扩,两旁配有手柄,这种釜最适合用来烙饼。

五花肉的外皮炸起酥,隋玉用木签子戳着肉放进卤汤里,卤肉锅放在靠后的灶口上,小火慢炖,炖一个时辰,这样炖出来的肉最有滋味。

“娘,胡豆粉。”小崽提醒。

翠嫂端过盛放瘦肉条的陶钵,说:“丢这里面。”

小崽看隋玉没反对,他照做了。

“刚刚我问你的话你还没回答吧?是你娘有钱还是你姑姑有钱?”翠嫂又问。

小崽踢了踢脚,打马虎眼说:“我不晓得。”

“要我说就是你娘有钱。”翠嫂点他一下。

隋玉擦着手走过来,她笑看小崽一眼。

小崽拽着她的衣摆高兴地往外走,出门了,他又扭头说:“我娘没钱。”

“哎呦,瞧你小气的,生怕我们知道你娘有钱了。”翠嫂嘘他。

小崽略略略地吐舌,他扮个鬼脸,麻溜地跑了。

隔壁院子已经烧起火了,面盆和桌子也摆好了,隋玉进门撸起袖子,她拿盆舀五瓢胡豆粉和两瓢黄豆粉,末了再去舀三瓢麦面掺进去,搅匀了兑水揉搓。

“良哥儿,把面板给我拿来,还有擀面杖。”隋玉说。

“好。”

“娘,我拿什么?”小崽急着领差。

“你去洗洗手,待会儿来给我揪面团。”

小崽应一声,起身就跑。

这下院子里只剩夫妻俩,两人一东一西各守一边。

赵西平往炉子里塞两根柴,他走过去问:“要不我来擀面?“好吃就多吃点。”隋玉接过小崽手里的饼,说:“你嘴巴小,少包点,这个我吃,你再包一个。”

“噢——”小崽拖长调子应一声,他又拿过一张饼,目光却是停留在隋玉脸上,见她在吃了,他兴冲冲问:“娘,我包的饼好吃吗?”

隋玉重重点头,他高兴了,这才忙活着自己吃。

礼尚往来,赵西平给隋玉包个饼,他又给自己包个拳头大的饼,这才出门寻老爹老娘和老牛叔父女俩来吃饭。

“都晌午了,你们怎么就不知道回来吃饭?”隋玉问。

“你们在院子里没听到?那个叫库尔班的蛮娃子敲的鼓挺好听,他还在教阿羌那丫头跳舞,我们看忘了。”赵母意犹未尽道。

小崽透过大门看见库尔班给他招手,他想起早上答应的事,跟隋玉说一声,他亲手包四个饼送出去。

隋玉想起来还有个老夫子,她让隋良盛碗海带豆腐汤,再包十个饼送过去。

人多嘴多,尤其是赵西平和隋良的胃口都不小,吃到最后,配菜和汤都见底了,近三百张豆饼,吃得只剩五十个。

“这种饼放在下一顿不好吃了,我多吃一点,吃完了算了。”赵西平说得勉强,伸手拿饼的动作是一点都没犹豫。

“爹,你给我留三、五个,你给我留五个。”小崽也喜欢吃豆饼,比起裹着菜的,他更喜欢吃纯豆饼,又香又甜。

隋玉做主把剩下的五十张凉豆饼分给小崽二十张,让他拿去给大壮吃,二十张豆饼分给阿水,让她拿去给花妞和阿羌吃,剩下的十张才是赵西平的。

“过两天我再烙,这次没吃过瘾下次再吃。”隋玉拍板,“东西收拾收拾,该做什么做什么去。”

隋玉说到做到,过了两天,她又烙三百张豆饼,又吃一顿,过了嘴瘾,家里的老老小小才不发馋了。

学堂的火炕砌好了,晾干后烧火没问题,隋玉就让人把桌子和板凳挪进去。

在十月二十六这日,学堂开课了。

早上天亮后,隋良带着小崽和大壮,阿水带着阿羌和花妞,六人在跑步后一起去吃饭。

阿宁已经被他爹送来了,他挎着个布包,紧张兮兮地在檐下等着。

“弟弟,你吃过饭吗?”小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