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则说南安王根本不是在战场上被掳走的,是逃跑的时候被掳走的。
四王八公又予以回击,总之他们是绝对不会承认南安王要担战败的责任的。
皇帝被两边吵的头疼,最后只得先散朝,又宣了内阁重臣去议事。
承恩公和世子都去了,孟杨没有进内阁,不在其列,就回家来了。
“前年南洋就蠢蠢欲动,陛下一直严命南安王提防着……”孟杨听人吵了一上午的架,很是头疼,“说到底还是,我朝能打水战的将帅太少,否则陛下也不必一定要用四王八公的人,本以为南安王常在军中,多少比那些人好些,如今看来,不过是一丘之貉。”
承恩公夫人问道:“陛下的意思,是一定要打了?”
“南安王那边的人都在说,暂时求和,再待以后,可陛下,显然是不甘心如此的。”孟杨道。
陛下才登基时被太上皇压制着,这才独掌大权几年,正是想干出一番丰功伟业的时候,当然不会懦弱求和了。
黛玉一直心神不定,承恩公夫人和袁夫人、崔云慧都安慰着她,姜珏不往那里去,没事,孟杨也说姜珏他们如今早就走远了,且他们船上士兵和大炮都准备的十分充足,不会有宵小敢招惹的。
黛玉强作镇定的点头,笑道:“我就是……还没听过这样的事,有些害怕。”
本朝安稳多年,不起刀兵,的确是久未有战报入朝了。
黛玉领着林然告辞回家去,马车上,林然见黛玉紧蹙着眉头,面上思虑重重。
“姐姐。”林然拽了拽她的袖子,道,“你别担心,大哥哥会平安回来的。”
林然对那些大事虽然听不懂,还是知道提到海就是关系到大哥哥的。
黛玉回过神来,摸摸林然的头,道:“嗯,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林然又道:“咱们上午走的时候,桂花开的正好,我让人摘了些做桂花糕,姐姐回去尝尝,我特地让他们不要放太多糖,姐姐不爱吃特别甜的。”
“好。”黛玉看林然一个劲儿和她说话,显然是怕她胡思乱想。
黛玉也知道自己的确是在胡思乱想,只是一想到东南沿海的战乱,就想到出海的姜珏,没办法不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