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卫宣得皇帝重用,皇帝的几个儿子里,除了嫡出一脉,其他的目前看来都没有上位的可能,提前和储君稍微示好,以图卫家来日的荣华长久,承和大长公主觉得,是可以的。
和儿孙们商议时,和姜珏打过交道的卫宣先赞同,卫国公从能力上比不上自己的次子,听他夸赞姜珏多次,也很相信他的眼光。
卫国公世子随他爹,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他也觉得可行。
于是,承和大长公主就趁着皇后的千秋节时,和承恩公夫人透了口风,说是为她重孙求娶林家姑娘。
卫家的多番打算当然不会如实相告,他们得到的官方回答是卫太太心疼儿子,毕竟是自家人,承和大长公主也心软,便答应了通过承恩公夫人向姜家问一问。
不过姜珏可不会天真的信了这套说辞,他道:“若只是卫彦一人所愿便罢了,承和大长公主掺和进来,绝对不只是心疼小辈这么简单。”
承和大长公主是什么人,她瞧着林然有趣也就只是有趣罢了,她见过多少人,若是见一个觉得不错,就要真心相待,公主府怕是都要住不下了。
于承和大长公主而言,当然是利益为先的。
黛玉道:“母亲和我也如此想,公主必然是考虑过各方利益得失了,这门亲事卫家能得到好处,否则她不会答应屈尊来提亲的。”
姜珏一笑,道:“还能是为了什么,阿然是你我的妹妹,咱们后头是承恩公府,承恩公府后头是皇后和太子,大长公主虽是太宗幼女,先皇的妹妹,可到了陛下这里,尊荣虽在,到底不亲近了,若不是卫宣着实出众,他们卫家还真没人能在陛下跟前得脸的。到了太子这里,他们当然想早做打算了。”
话到此处,姜珏犹豫片刻,话锋一转,道:“其实……我觉得这门亲事倒也没有那么坏。”
黛玉道:“你是觉得卫彦自己中意阿然,这一点就比旁人强些,是不是?”
“不只有这个,还有公主乃是陛下的姑姑,阿然嫁到他们家里去,太子有再多的心思,咱们也不怕了,不然心里总是悬着,日后真有万一,阿然身上不好。对咱们家里也不好。”姜珏道,“还有,若只是卫彦中意阿然,公主也是喜欢她的性子,他们才来提亲,咱们还能迟疑几分,怕阿然嫁去了受委屈,可公主既有自己的打算,咱们往后就是阿然的底气,只要咱们好了,卫家上下谁敢对阿然不好?”
黛玉思索片刻,道:“话虽如此,可也不能只咱们觉得好,还得问问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