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商贾之家,贾母心口更疼了:“商贾的确下贱!”
鸳鸯知道,贾母这句话说的不是姜家,而是薛家。
薛家寄居贾府多年便罢了,还一味的传那个金玉良缘,老太太一概将她们当做小丑从不理论,二太太竟还联合宫里的娘娘暗示此事,幸好当时被老太太给挡了回去,娘娘后来不再提起此事,二太太也当这事没发生过,虽然薛家仍不肯放弃,但老太太根本不将她们放在眼里。孤儿寡母,家里还有个靠着贾家庇佑才逃出命的混不吝,不足为惧。
然而,谁知道就是这个老太太瞧不上的一家,竟有本事搬来王家做靠山。虽说王夫人和薛姨妈都是金陵王家出身,但贾家还好,薛家早已败落,王子腾对他嫁到薛家的这个妹妹向来是不怎么看在眼里的,更别说这个妹妹家里还有个不成器的儿子,当年贾雨村借薛蟠之事攀上王子腾,王子腾更多的是看重这人的本事,至于他掩盖薛蟠打死人的事倒在其次了。而如今,王子腾竟然能把信写到贾政这里来,暗示贾家最好促成“金玉”之事,让老太太恼火不已。
在老太太看来,宝二爷和林姑娘的这桩婚事乃是天作之合,二人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她是一百万分满意的,二老爷那里自不必说,他是个孝顺孩子,老娘都愿意了,他还敢说什么。偏二太太一直语焉不详,说什么老太太那年不是说了宝玉命里不能早娶等话,不如再等等,谁不知道二太太这话就是托词,她不过是不满这桩婚事罢了。鸳鸯心知二太太这不只是不满林姑娘,更不满老太太越过她这个亲娘就给宝玉定了婚事,或许二太太也不是多满意宝姑娘,她就是不愿意就这么遂了老太太的意。不然若是二太太真那么喜欢宝姑娘,何苦为了一个没谱的婚事将她一直耽搁到如今这个年纪还不定亲呢?这怎么看都不像是疼,分明是拖累了啊!
之前二太太不过是暗中助长府中的流言,老太太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败坏的是她薛家女儿,老太太可不费那个心思去!一两个流言蜚语伤不到男儿的名声,可这种流言对于女儿家却是致命的,在贾府传还就罢了,若哪一日被那个下人传到外头去,宝姑娘真是除了宝二爷谁也别想嫁了,而如果宝二爷不娶她……唉,鸳鸯在心里默默叹气,这一步可真不是明智之举。
不过,那都是之前了,如今眼瞧着形势竟然要变了。
王家竟然堂而皇之的支持起金玉良缘来,还将这话递到贾政那里去,一副贾家不同意这门婚事,王家就和贾家割席的架势。
鸳鸯只觉得不可思议,贾家可是国公府,王家的爵位早就到头了,当年二老爷娶二太太,二太太可算得上是高嫁了,若不是为着老一辈的情分,这桩婚事能不能成还在其次呢!而琏二奶奶能嫁给琏二爷这个贾家爵位的继承人,可不是靠着二太太的面子,那是老太太喜欢凤姑娘,二太太真当王家的姑娘那么好啊?若不是凤姑娘实在是百里挑一难得的人物,老太太可不会愿意。
如今王家倒敢和贾家叫板了,鸳鸯真不知道那王家哪来这么大的气势。当然最主要的是,鸳鸯瞧着老太太这怒气冲冲的样子,怎么像是老太太还受不住王家的威逼似的?
鸳鸯当然不知道,那是因为贾家如今不能失去王家这个联盟。
四王八公这个名头说的好听,但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还要各自飞呢,四王八公平日里算得上交往频频,北静王口里还说着世交,可真到了实处,不见到切实的利益他们是不可能牢固的站在贾家这一边的。这个时候最坚实的同盟就是姻亲,只有姻亲才称得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史家一门双侯,如今也慢慢败落了下来,史家两个侯爷这两年都被陛下借故撸了实职,不过落个侯爷的名头在,薛家就不必说了,就剩下了个背着人命案的薛蟠,如今也就是王家的王子腾最有实力了。
贾母看的明白,宫里的五皇子要想有个前程,不说那个遥不可及的储位,就说将来受他的皇帝父亲重用,封个亲王爵位呢,也需要外头有个强有力的外家支持。当然不只五皇子需要外家,贾家更需要宫里的娘娘和皇子来撑住家里不败落。
可看看自己家里的儿孙们,儿子这一辈贾母是不指望了,老大不思做官,也就只能靠着爵位混吃等死了,老二这个官是先皇当年开恩赐的,这辈子也就做到头了。
孙子辈的,长房只一个贾琏,办事能力倒强过他爹许多倍,只可惜身上那官是捐来的,也没什么上升空间,且他的心思同他爹一样,也不在做官上头,二房倒是出过一个读书读得好的贾珠,可惜早早去了,剩下的宝玉……就算贾母再疼宝玉,再偏心宝玉,也不能昧着良心说宝玉能担下贾家的前程这种话,这倒不是说宝玉没那个能力,要说读书,贾母相信宝玉只要肯用心,考个功名还不是唾手可得,可问题是他没那个心思,贾母又不像贾政似的,能狠下心来,且这两年贾政也歇了管宝玉读书的心思了,是以,贾母想着,宝玉这辈子也就这样诗酒放诞的过了,只要贾家荣光仍在,宫里娘娘仍在,宝玉这么不成器下去,也能荣华富贵的过一辈子。贾政倒还有个庶子贾环,可一看就不是能成器的模样。
重孙辈的贾兰倒是不错,像他父亲,是个读书的样子,可就是年纪太小,等他读出名堂来,贾家就青黄不接了。
至于宁府,不提也罢。
这样思来想去,贾元春和她的儿子最能依靠的人郝然就一个王子腾。作为贾元春的亲舅舅,王家又有两个姑娘嫁到贾家来了,且其中一个还是贾家将来继承爵位的人,贾母以为王子腾该知足了,但谁知道,他还觉得不够,他还要和贾元春绑的更深,他要让他的外甥女嫁给贾元春的亲弟弟。要不是王家和宝玉同龄的姑娘在元春生下皇子前就定了亲,贾母想,他或许更想要自己的女儿嫁过来呢。不过薛宝钗和他的女儿也差不了多少了。当年贾雨村替薛蟠摆平了官司,如今贾雨村入了王子腾的门下,不就等于薛蟠的命握在了王子腾手里吗?而薛宝钗娘家没什么依靠,只能靠这个舅舅在贾家站稳脚跟。
贾家子孙不成器,只能靠着娘娘和小皇子维持摇摇欲坠的荣光,而娘娘和小皇子需要的支持贾家给不了,要靠王家,到头来,却是贾家矮了王家一头了。
贾母咬牙恨道,好算计!
鸳鸯不知道老太太在想什么,有些疑惑的问道:“只是那姜家不过是皇商,去哪里请来的太医?”
贾母不屑道:“姜家的小子攀上了承恩公府,那新封的昌平侯还给他在陛下跟前求了个鸿胪寺少卿的职位,哼,不过又是孟家的狗腿子罢了!”
难怪老太太这么急着接林姑娘回来,孟家是皇后娘娘的娘家,他们贾家是贤德妃娘娘的娘家,正妻和小妾,是不容……鸳鸯忙止住自己的想法,那可是娘娘,能是小妾吗?更别提这两日就因这事,宝二爷无意中开罪了昌平侯,老太太正忙着替宝二爷道歉呢。
鸳鸯心思急转,低声小心道:“老太太别生气,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贾母瞥了她一眼,道:“你尽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