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小骊珠真的能把人的头打掉。
其实小骊珠也知道杨戬的话不无道理,毕竟皮囊不等于人品,才华也同样不等于人品,要不然世界上怎么会有“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句话呢?
比如说赵高吧,论相貌——赵高不仅高大强壮,还长了一张忠厚老实的脸;论才华——他精通法律又善书法,所著文章《爱历篇》不仅成为大秦的儿童启蒙书籍,其中的文字更是成为待亲统一文字后小篆的法定标准字书。
结果呢?
谁能够想到这样一个人背地里竟然包藏祸心呢?
不过且不说他们暂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张良不是个好人,退一万步讲,即便他真的不是什么好人,那么也并不意味着不能用他的。
说白了,小骊珠是看中了张良能够“封万户,位彻侯”的才华,而不是他的人品。
所以等回宫之后,小骊珠还是跟始皇帝介绍起张良来。
要不说始皇帝和小骊珠是亲父女呢,始皇帝一开始听说张良有大才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反应,直到他听到小骊珠说,杨戬“看到”了他日后不出意外的话会封万户,位彻侯之后,始皇帝就被勾起了好奇心了。
“骊珠你说的这位房复真的有这样的本事?”始皇帝问道。
“不知道。”小骊珠摇摇头,然后道,“是我师兄‘看到’的。”
“看到的?”始皇帝问,“怎么看?”
“用他的神眼喽。”小骊珠道,“爹我没有跟你说过吗?掌管士子的功名禄位也是我师兄的神职之一啊。”
“没有。”不过始皇帝觉得小骊珠有没有跟他说过并不是重点,重点是,“你师兄的神职怎么那么多?”
“还有呢。”小骊珠道,“还有一大堆。”
认真算的话,杨戬少说也有十几二十个神职在身了,妥妥的劳模没错了。
始皇帝并没有细问,而是将话题又拐回到张良的身上:“那你觉得这位房复如何?”
始皇帝并没有怀疑张良的身份有假,更没有怀疑小骊珠口中所说的“房复”就是刺杀过他的张良,毕竟始皇帝哪里想到张良刺杀过他竟然还敢来咸阳?
“我觉得吧,确实有点本事。”小骊珠回忆了一下之前在客舍时见到的张良,想起他的谈吐和见识,她道,“在客舍那几天,扶苏和房复可聊得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