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听说从前的事后不免杯弓蛇影, 总觉得有看不见的人要加害对自己有知遇大恩的景帝,所以就连烧火煎药这等活计也寸步不离。
景帝用了王肯堂的药后, 头三天并未见什么起效, 只是觉得睡眠的状况好像改善了一些。到了第四天上头,就明显感觉眼眩泛黑的症状减轻不少, 知道这回的药终于对症了。
景帝自小就是个聪明好学的人,也算初通医书, 细细琢磨王肯堂开的方子后不禁大为惊叹。
先用当归安神饮, 从阴入手加黄芪麻仁苁蓉。痛感减轻后舌苔薄白而黄,脉象仍短就再用追魂汤。别无症状后,改用十宣散为之散后, 第十天上头用追风明目膏……
别的太医诊治病症的时候一般都是以一个方子为主,视病症的轻重加减药材。偏偏王肯堂与众不同, 这些天的方子频频更换,竟没有一天是相同的……
王肯堂对此有独到见解。
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而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型。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就可以分别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原则。
“同病异治”即对同一疾病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药方子法。例如麻疹初期, 疹未出透时应当用发表透疹的治疗方法;麻疹中期通常肺热明显,治疗则须清解肺热;而至麻疹后期多有余热未尽伤及肺腑,此时治疗则应以养阴清热为主。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性质相同的证型,因而可以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比如心绞痛和血贫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 但均可出现血淤的证型,治疗都可用血腑逐淤汤。
景帝对此大为佩服, 认为这种针对疾病灵活下方子才是解决病症的上策。
王肯堂又加上陈年艾灸和手法独到的按摩,景帝背脊不时抽搐的症状一日日得到缓解。
正是基于这样的信任,当王肯堂提出要在病患的眼睛上针灸时,皇帝不过考虑了半个时辰,就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民间有眼疾的人众多,但只要不是病入膏肓,很少有人愿意让大夫在眼珠子上做文章。毕竟大夫万一失手,那长针一不小心戳进去就是天大事情。
好好的人要是生生瞎了就跟入了地狱也没什么不同。
所以当景帝同意这件事的消息传出去的时候,太医院的郭院使带着一干太医在听橹堂外齐刷刷地跪了一排。个个声嘶力竭,堪比剖肝沥胆的谏臣。
院使郭德修尤其怄心。